“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共戴福州城”
Published at Nov 09, 2021 10:15 am
友好的国际交往中央王朝历来以泱泱大国的恢宏气度,善待来华从事朝贡、贸易和交往的使节、商人、僧侣及文化人。福州作为华夏滨海地区、海外交往的前沿,一贯遵从王朝诏令,本着儒家的亲善怀柔理念,热情友好地对待海外来客。
史书关于六朝以前海外各种来华人员的记载极少,相互交往的情况难以确知。《续高僧传》载,陈永定二年(558年),从梁代起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三藏法师拘那罗陀(华名真谛)抵达晋安郡,挂锡晋安佛力寺,与该寺僧人校对译经,两年多中译校多卷,64岁离开晋安郡往闽南梁安郡(南安)。当时律学名僧智文法师讲经晋安,听者甚众,史称“讲译都会,交映法门”。可见当时福州作为都会,来往外僧众多,文化交流频繁,且相处融洽,研讨切磋的气氛浓厚。
隋唐以后,福州的海外贸易逐渐兴起,中唐以后更成为海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不仅有“船到城添外国人”之繁,而且有“市井十洲人”之众。贞元二十年(804年),日僧空海法师一行入唐,船行遇风漂流到福州长溪县登陆,受乡人救助后,观察使即安排他们到开元寺安顿、修习,后又派人护送去长安。唐元和八年(813年)史载福州“海夷日窟,风俗时不恒”,因为来闽番客日增,数量众多,以至影响社会风俗。晚唐大和八年(834年),文宗下诏令:认为“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来,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悦。”同时命令“岭南、福建及扬州番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朝廷宗旨十分明确,指示对南海番舶应当接以仁恩,以示绥怀,体现盛唐朝廷的大度与宽仁,故而大大促进海外贸易与交往。朝廷对外商的优礼态度和开放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外商贸易和番僧传经。大中七年(853年),日僧圆珍到福州,也入开元寺就天竺僧般怛罗学习悉昙,可知寺内已有各国僧人修习、交流。福州官民认真执行朝廷旨意。此外,唐诗称“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潮回廉使宴,珠照岛僧归”,表明当时福州还有专门接待外僧的宾馆僧舍,观察使还曾亲自设宴款待归国的高僧,并馈赠礼物。
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更下令“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关畿廛市,匪绝往来”。社会上“竞敦廉让之风,骤睹乐康之俗”,良好的社风民俗也激励海外商使来华,促进贸易的繁荣兴盛。为了保障对外贸易发展,王审知还专设“榷货务”管理外贸,令张睦专责“招徕海中蛮夷商贾”。这项主动招商政策,大大推进闽王国的外贸外交活动,出现货物充斥,填郊盈郭,商贾拥挤,摩肩击毂的现象。不仅在经济上取得“资用以饶”的效果,而且海外各国也纷纷“来集鸿胪”。
宋代,朝廷认为外贸有助国用,因此实行“开洋裕国”政策,“使商贾懋迁,以助国用”,并且把南方视为“天子之南库”,这就更有力地推动福州的海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福建市舶司还专程“差人前去罗斛、占城国,说谕招纳,许令将宝货前来役(投)进”。主动招商、积极引进的活动,效果是明显的。福建转运使也曾多次派遣海商赴高丽贸易。福州因此经济全面发展,外贸更加繁荣,成为“闽海都会”,出现“海舶千艘浪”、“百货随潮船入市”的兴盛局面。
宋代移居福州的蕃人仍多,当时诗人有句曰:“海角人烟百万家,蛮风未变事堪嗟”,表明福州人烟稠密,社会风习因入居的外国人增多而受到濡染。当然,“蛮风”的存在也反映福州人包容海涵的文化气度。
宋代定居或暂住福州的阿拉伯人、西方教士,在当地传播伊斯兰教和摩尼教。宋代高丽王朝欢迎中国商人前往贸易,于王城外设馆“以待中国之商旅”。“贾人之至境,遣官迎劳。舍馆定,然后于长龄(殿)受其献,计所值,以方物数倍偿之”。统治者向闽商换取缎绢和建本书籍,宋廷还通过闽商转达双方修好和交流的意愿。
元代,朝廷继续推行积极的国际交往政策,忽必烈诰谕海外各国,“诚能来朝,朕将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还组建“海船水军”,以保障航道安全。因此进入福州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数量大为增加,南台地区出现许多“舌人象胥蕃客之馆”。福州城内还修建了伊斯兰教徒礼拜的清真寺(真教寺),其宗教活动也十分活跃,对福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宋代朝廷编修《元宫宝藏》,下令将摩尼教经书编辑入藏,摩尼教(明教)信众增加,重又趋于流行。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重视市舶之利,中外交往因之频繁,不久因倭寇入侵转行海禁政策。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布告天下,宣扬德政,为显示天朝的富强仁明,“宣德化而柔远人”,遣使向海外昭告,并委派亲信近侍率领大型船队下西洋巡访,以“厚往薄来”礼仪建立亲善邦交。使团所到亚非各国,均受到热烈欢迎。“其所覃恩颁谕之物至,则番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面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随后他们也“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随宝船向王朝进贡。由此引发了随后西洋、南洋十六国遣使一千二百多人贡方物至京。”这些贡使都从福州港口登岸或出港,受到福建市舶司与地方官员的热情接待。后有许多福州人到古麻剌郎国经商,久住并娶番妇。永乐六年(1408年),渤泥国王率亲属、陪臣来华,驻泊福州港,明廷“遣中使偕礼部官往迎劳之,所过诸郡皆设宴”。永乐十六年(1418年),古麻剌郎国国王率家属、陪臣来朝,受敕封并赠送大量贵重礼物,“归次福州,病卒”,朝廷专门“敕葬闽县”。
明初王朝与琉球建立宗藩关系后,发展起封贡交往与贸易活动,终明之世朝廷册封琉球共15次,双方友好往来,维持500年,直至晚清(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由于郑和下西洋到访30几国,招徕亚非国家来朝,各国“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陆续“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引发中外文化交流浪潮。使者从福州登岸后,由福建市舶司接待,并由福州地方官派员沿驿道护送到京,嗣后回头又由兵部派员送到福州,出港回国。为接待琉球国贡使,市舶司特在福州水部门外河口地区建立“怀远驿”(后改柔远驿),又设进贡厂,以接待使团人员并存储货物。弘治十一年(1498年)还在河口尾开凿直渎新港,直通闽江以便番船进出。
明代琉球派出留华的官学生和民间的勤学生,“学文司礼事”,或学习专业知识与生产技术,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那些在福州学习的勤学生,广泛学习中华文化。
他们时常结伴同行,参观名胜古迹,了解民俗风情,与福州先生及文人相互唱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福州先生打破门规局限,悉心传授,勤学生们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回国后传播中华文化,推动琉球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民众生活的进步与发展。
明末,以叶向高为首的福州士绅在与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论学说道中,友好论辩,力图折中中西学问,是为“西学东渐”之始。嗣后教会又印行许多汉文著作,表明福州广纳众流、不拒“异教”的开放精神。明末清初,福清隐元法师应邀到日本开宗传教,带去诸多擅长建筑、文学、音乐、医术及书画篆刻人才,广播中华文化。
清代重开对琉球封贡贸易后,朝廷准其贡船货物全部在闽贸易,建柔远驿、进贡厂以接待使者、商人,储存货物,“安插馆第,委员照看,饬给薪米养赡之资,复行细加察访”,安排十分周到。对贡船货物皆“许鬻贩各货,免收其税”,垂念琉球“举国恃以为生”。
为了从海外进口大米,以济闽产之不足,清廷鼓励和扩大商人进口大米,如从暹罗进口大米免征进口税,酌减随载货物税。
对于从菲律宾苏禄国来的奉贡,朝廷更“著沿途地方官护送照看,应用夫马食物,著从厚支给”,以示加惠远人之至意。由于朝廷历来宽仁周到地接待番客,各国因此往来朝贡不绝,福州作为对外交往的前沿基地,也展示出良好的国际形象。(卢美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共戴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