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大项目
Published at Mar 15, 2021 10:41 am
这几天,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村支书陈掌平格外忙碌。“村里签了一个‘大单子’,最近正在流转土地,很快就能动工了!”陈掌平口中的“大单子”,正是福州城投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与好农场—诚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坵演村签订的永泰·城投乡村好农场项目,这也是永泰县今年建设大樟溪乡村振兴示范带迈出的重要一步。
水清、岸绿、景美,优越的自然环境是项目落地坵演村的重要原因。但曾经的坵演村却不像现在这样生机盎然。“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以务农为主。加上当时永嵩公路还是沙土路,又弯又窄,严重制约村庄发展。”陈掌平介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始大量种植菌菇,虽然村民收入有所增加,但难以改变乡村面貌。
想致富,先修路。为了改变村里的状况,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并通过乡亲集资、社会乐捐等方式筹措资金,建成了140米长的坵演大桥。从此,坵演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恢复3万亩生态林、规范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古茶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如今,坵演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4户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
与此同时,坵演村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而永泰·城投乡村好农场项目的落地为该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该项目计划在坵演村、嵩口镇大喜村流转365亩农田,借助福州城投集团和“好农场”资金、技术、渠道多重优势,重点培育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以及全生态种养结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
“去年以来,村里实施了国道沿线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弱电网管下地、大樟溪慢行步道、游客服务中心、坵演段生态水系等项目,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陈掌平说,村里还在规划建设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初心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打造特色木屋民宿、农业观光园、畅游大樟溪等项目,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和山林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进一步拓展村集体增收途径。如今的坵演村正朝着“内核硬、外观靓”的美丽乡村大步前进。
坵演村的变迁是永泰县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全速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的生动印证。“十三五”期间,永泰县紧盯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结合重点工作,以试点示范为抓手,突出生态、绿色优势,通过实施乡村振兴百村计划,打造中高级版示范村7个,建设美丽乡村236个。去年5月,永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获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在此基础上,永泰持续挖掘庄寨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等“沉睡”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永泰将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加快葛岭、嵩口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建设,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依托闽台农业融合产业园建设,动建葛岭、梧桐、嵩口、长庆、同安等5个闽台农业交流合作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脱贫群众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叶欣童)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村里来了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