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15日讯)针对砂行动党社青团团长许溧根批评砂政府增设议席是“巩固政权而非造福人民”的言论,人联党埔奕支部宣教秘书张嵻洺今日发文告指出,此言论不仅低估了砂民对民主制度的认知,更扭曲了政府致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制度改革及为砂争取更多国会议席铺路的真正用意。
张嵻洺强调,砂政府增设议席旨在更公平反映人口分布,为砂拉越争取在国会中占据三分之一议席打下基础。这项工作在立法后由选举委员会(SPR)主导,是制度完善的表现,不应被恶意抹黑为政治操弄。
他进一步解释,砂政府仅能透过立法增设议席,之后的选区划分则是SPR的全权职责,砂政府无权干预。SPR是联邦宪法下的独立机构,隶属联邦政府,而非砂政府管辖。
“我们欢迎理性监督,也接受不同声音,但反对毫无根据的指控。若砂行动党真心关心人民,就应提出建设性建议,而非一味将砂政府的努力贬低成‘政治操作’。”
自相矛盾的“制度诉求”
张嵻洺指出,行动党所谓“一个以人民福祉为先、公平且透明的制度,而不是以政治考量为主的机制”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福祉’本来就是透过政治制度来实现。我们选出议员,就是为了让他们代表我们的声音、争取我们的权益。如果不要政治考量,那你要如何以人民为本?靠谁来实现人民福祉?”
张嵻洺批评,砂行动党否定政治制度,却又要求政治制度改革,前后矛盾,混淆不清。“制度本就是政治架构,哪有不靠政治能建立公平制度的道理?”
联邦权限问题却怪罪砂政府
张嵻洺指出,行动党列举的“生活成本高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实则全属联邦政府权限。
“医疗归联邦卫生部、学校归联邦教育部、拨款归联邦财政部,这些部门的部长都是希盟,也就是行动党的盟友或本身的部长。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行政分权国家,砂行动党却把联邦层面的问题甩锅给砂政府,与选区划分混为一谈,完全是混淆视听。”
资源受限仍努力承担
尽管教育、卫生及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联邦责任,张嵻洺强调,砂政府近年依然自主承担,设立砂拉越教育基金会、自主招募教师、成立砂主权财富基金,并计划在2026年落实免费大学教育,为下一代铺路。
砂政府甚至以自身资金先行垫付砂拉越教育及医疗设施的提升费用,事后才由联邦偿还,尽管这原属联邦职责范围。同时,砂政府为提升基本设施投入逾110亿令吉修路建桥,包括沿海公路、第二主干大道及16座大桥建设。
张嵻洺指出,行动党口口声声说砂民需要公平资源分配、有素质教育及青年就业创业机会,“可这些正是砂政府正在做,并且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A不是A时,砂行动党在哪里?国立大学STPM文凭入学率年年下滑时,他们有出声批评吗?首相在经济低迷时不合时宜地调高SST税率时,砂行动党又做了什么?”
砂民要实干,不要政治白蚁
“虽然砂政府仍受限于联邦资源和权力,但依然不遗余力为砂民谋福祉。砂行动党不去问问作为联邦最大党的自己,为什么在联邦层面做不好,却本末倒置批评砂政府,与白蚁无异。”
张嵻洺批评,行动党身为联邦最大党,却在民生课题上交不出成绩单,反而把责任全推给砂政府,再污蔑砂政府为“巩固政权”而增设议席,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
“行动党的作为宛如政治白蚁,表面喊着监督制衡,实则从内部侵蚀民主制度根基,把政治当成破坏与抹黑的工具,毫无建设和服务可言。”
呼吁负责任的政治
张嵻洺最后呼吁,政治的本质应是为人民谋福祉,而非沦为制造对立、掩盖无能、推卸责任的遮羞布。
“成熟的民主制度,需要的不只是批评,而是负责任的担当与实质的贡献。人民真正渴望的,不是口水战与甩锅游戏,而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改变与成果。”
他促请砂行动党主席身为国会领袖,应携手40名行动党国会议员,确保联邦政府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及各领域推行公平、公正、开明的政策,与其无底线误导与哗众取宠,不如把精力用在为人民排忧解难、振兴经济,为砂拉越带来真正有建设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