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钟园”修缮 开创福州先例
Published at Oct 15, 2021 02:46 pm
国庆长假里,在距离螺洲陈宝琛故居不远处,有一座百年古厝正在进行建成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它就是螺洲“钟园”。和以往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不同,钟园是第一座经市名城委审批、由民间个人出资保护修复的古厝,在福州的古厝修缮中开创了一个先例。
仓山区螺洲委祠堂前11号就是钟园所在地。钟园现存三进院落,占地1349 平方米。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此次修缮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并最大可能地保存原构件的要求展开。这也是这座百年古厝建成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
老宅的二进是古厝的正厅。现场施工负责人倪秉坚告诉记者,正厅其中一侧沉降厉害,地面存在20 厘米左右的高差,此次通过采用“打牮拨正”古建筑修缮工艺,借助建筑顶升等方式,夯实了地基,做到了地面的重新平整。
在老宅里,记者看到多处正泛黄的墙壁。据介绍,这是墙体进行第二道修复工序所呈现出的样貌,等到再上一层白石灰,眼前的墙体就将完成修复。“竹屏打底,抹上稻草泥沙浆,最后涂上白石灰,这是墙体修复的古法。”倪秉坚说。
穿梭在老宅,可见堆放着的各种木构件,其中还有一批新到榫卯构件。“拆下的木构件,能用的,会重新安装。这批新的榫卯构件,是顶替无法使用的。”倪秉坚说。
老宅的三进颇具特色,为一座两层的楼房。记者了解到,就像每一位疼爱子女的父亲一样,1927年,钟园创建者陈钟英在两进的基础上续建了三进,当做长子陈永绥的婚房。
陈钟英的孙女——今年90岁的陈枫老人是此次修缮资金筹措的牵头人。她在受访时告诉记者,百年光阴,陈钟英家族开枝散叶,无论在中国国内或是海外,多有所成,但不管走得多远,钟园寄托着乡愁,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故园情。
陈枫的侄子陈威告诉记者,陈家后人每年都会给钟园做维护管养,但到了2018年,由于地基沉降和木构件老化,威胁到老宅的安全,修缮迫在眉睫。
是等靠政府修缮,还是自己出资修缮?陈家后人开了一场家庭会议。
“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愿意自筹资金,把老宅保护好。”陈威说,经过前期筹备,陈家后人于2019年正式向主管部门市名城委递交报告。
修缮工程于今年6 月正式启动,钟园也由此成为首座以“政府指导+个人出资”模式进行修缮的福州古厝。钟园的修缮工作,预计本月底全面完成。(李锦清/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百年“钟园”修缮 开创福州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