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析产阄书》: 为官清廉家风悠远
Published at May 15, 2023 09:53 am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长将家产均分成数份载入文契,令诸子以拈阄的方式确定各自所能继承的那一份产业,传统把这种文契称为“析箸阄书”“析产阄书”。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里,珍藏着一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林则徐在陕西巡抚衙署养病期间给三个儿子立下的《析产阉书》。这位清朝官至一品的官员,到底留了哪些家产给子女?本期榕博探秘我们一起去看看。
“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
阄书的本质就是一种在家族亲人见证下,秉持相对公平原则,进行分家析产的契约文书,具有一定的“公证”性质。追溯历史,早在唐代,分家阄书就已广泛地使用于民间,这从遗存的敦煌文书可以得以印证。
阄书还普遍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徽商家族中。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内珍藏的
《析产阄书》是林则徐写给三个儿子的。阄书横31厘米,纵14厘米,全文506字,写于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当时六十三岁的林则徐眼见三个儿子,“长已成名,少亦举业”,而此时自己与妻子年岁已高、疾病缠身,便在陕西巡抚衙署养病期间,立下了《析产阉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则徐清正廉洁的一生和严谨节俭的家风。
在阄书开篇,林则徐首先交代了这些田宅的由来。宦海浮沉四十年,他无暇亲手经营田宅,现有家产,一部分是父亲林宾日生前把他寄回家贴补家用的银两省吃俭用后略置田地、房屋,死后留给了他一份。在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于道光六年(1826年)所立的《阄书》上也可知一二。(同样珍藏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妻子郑淑卿(郑淑卿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河南永城县令、泌阳知县的郑大谟之女)曾在回家时添买过几处零产,“合计前后之产,或断或典,田地不过十契,行店房屋亦仅二十三所”。
“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仍须留为归田栖息之区,毋庸分析外,其余田屋产业,各按原置价值匀作三股,各值银一万两有零,即每股或有多寡,伸缩亦不过一二百两之间,相去不远。”文中,林则徐写到只留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作为自己回福州安享晚年之处外,其余的均匀按照三股划分给三个儿子,每人所得甚少。林则徐官至一品,先后担任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但留下的财产尚不及他一年的“养廉银”,且无现银可分,足见其为官清廉。后来,曾国藩在闻得林则徐阄书时曾感慨:“闻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林则徐给子孙所留家产虽然不多,但他却给子女留下了严谨、节俭的宝贵家风。在《析产阄书》中,他嘱咐儿子们道:“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他还告诫:“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所云‘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子孙矣!”林则徐一生不仅个人为官清廉,而且对家人要求极严,家教严谨,家风悠远。
宦海四十年始终廉洁爱民
广东禁烟、虎门销烟是林则徐的高光时刻,但廉洁自守、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品行,更是其备受世人敬重缅怀的重要原因。
林则徐出身于贫困的下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是一位私塾先生,母亲靠做女红贴补家用。他从小在父亲“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的言传身教与母亲“男儿当自奋发,岂甘以贫废学耶?”的生活态度影响下成长。林则徐从为官任职到人生弥留之际,四十年的宦海生涯始终闪耀着廉洁爱民的光辉。
林则徐所处的时代是清政府开始走向衰落的多事之秋,官场风气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当时官场最真实的写照。而林则徐出淤泥而不染,依然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清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即将出任湖北布政使,未到任就发布了一封告示《由襄阳赴省传牌》,宣布途中一切费用自理,当地官员不得用公款阿谀逢迎,不准迎来送往,劳民伤财,更不准借机从中得利。
如若违犯,立即严办,不准徇私枉法。告示的发出不仅杜绝了当地官员从中牟利的想法,也充分显示了林则徐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
无独有偶,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受命钦差赴广东禁烟。临行前,林则徐又一次给沿途州县驿站发出《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申明自己到广东“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只带几名“随身行走”;交通工具自行解决,自付费用,随从“不许暗受分毫”礼物钱财;至于临时食宿,“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靡费”。最后,传牌强调“言出法随”,要求沿途各州县驿站官吏严格遵守,违者严惩。林则徐的这道传牌,不仅意在杜绝行路中的送礼行贿,也有效防止了地方官吏借迎送之名敲诈勒索百姓,甚至震慑了广东十三行的洋商们。洋商头目伍绍荣用“愿以家资报效”以求逃脱“鸦片尽数缴出”,却被林则徐厉声痛喝“本大臣不要钱,要你脑袋”,将伍绍荣等人斥退。
对于林则徐的品行,即使英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过”。一个叫宾汉的英国人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中国的政治家中,这种情形(林则徐的清廉)是闻所未闻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上写下的楹联,悬挂于堂前,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除私欲,坚守廉洁。这种浩然正气,也深远影响着林氏儿女,滋养着生养林则徐的故乡福州,成为今天一种备受认同的城市精神。
(管澍/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林则徐《析产阄书》: 为官清廉家风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