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换来满山“彩霞”
Published at Jan 03, 2020 07:36 am
秋去冬来,南方的枫叶迎来了最佳观赏期。距离福州市区40多公里的福清大化山内,深藏着一片原生态枫树林。眼下,这里满山飘红,层林尽染,吸引大量城里人前往“打卡”,成为一个热门景点。
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经过20年的封山育林,大化山成了福建省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3万亩森林给村庄带来了名气、人气、财气,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昔日曾是“癞痢头”如今变身“五彩山”
大化山位于福清市镜洋镇西边村,海拔500米以上,是十八重溪发源地之一。
17日,记者和西边村党支部副书记赖先锋一同进山。从山脚抬眼望去,群山呈现红、黄、绿等多种颜色。山坳中枫叶泛红,山风过处,枫叶犹如鲜艳的绸缎,飘扬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将大化山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化山因山高、林深、路险,长期鲜为人知,至今仍保存着独特的自然风貌。步入山中,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珍贵树种随处可见。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绝美的“植物园”,20年前还是“癞痢头”,漫山遍野是枯枝,树桩裸露。
“大化山封山育林前,伤痕累累。群众靠山吃山,盖房要偷偷上山伐木,烧火做饭要上山砍柴,伐木现象比较严重。”赖先锋感慨地说。
20年封山育林育出一个景点
这片山林的新生,从20年前开始。
“经过20年封山育林,这里长出了成片的原生态枫树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内山的枫叶特别美。”西边村党支部书记潘芳荣介绍,每年这个时候就是枫叶最佳观赏期,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大化山的枫叶陆续由黄转红,今年进入赏枫期以来,这里已吸引万余名游客。
大化山道路崎岖,险峻难走,但是挡不住游客的热情。记者在内山盆地草场看到,前来观赏枫叶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枫林深处放眼望去,各色枫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令人陶醉。
资深驴友张成告诉记者,这里被称为“离福州最近的枫树林”,他每年都会来观赏枫叶。目前,内山赏枫逐渐进入尾声,而外山枫树林正逐渐由黄转红,整个大化山赏枫时间还有两周左右。
昨日上午,赖先锋特地致电记者称:“内山草场的枫叶这几天掉了特别多,外山的枫叶正红得热烈。”他提醒游客不必舍近求远,在半山腰也可观赏枫林。
“大化山路面狭窄,布满乱石,多急弯陡坡,游客若进山,建议采取徒步的方式,到内山草场步行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赖先锋说,“景区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发,希望游客们文明旅游,随身带走垃圾,留住绿色。”
一座大化山富了一个村
如今,大化山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万名游客经过西边村,前往大化山游玩。
西边村依托大化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田园经济,让游客“有得看,带得走”。村民收入提高了,尝到了绿水青山的好处,西边村从“山旮旯”变成了“绿富美”。
大化山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村民们便在山脚下种植了数千棵“状元红”荔枝树。该村的荔枝以核小、肉嫩、果糖含量高而著称。每年六七月荔枝收成时节,省内外游客、采购商纷至沓来,争购“状元红”。
“西边村的荔枝价格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仅这一项每年就给村里带来1000多万元收入。”潘芳荣介绍,一座大化山富了整个西边村,村里的蜂蜜、土鸡、土鸭、地瓜干等农特产品备受游客青睐。现在,很多村民还种起了生态水果,均是供不应求。
每逢节假日,常有几百辆自驾游车辆进入西边村,给游客当“导游”成了村民的“副业”。西边村茶山自然村40多户200多名村民,经常给游客引路、讲解,端起了旅游经济的“饭碗”。
镜洋镇宣传委员王潮说:“大化山是西边村发展最大的‘靠山’,在乡村振兴中,百姓已经享受到了生态福利,西边村将坚持‘生态立村、环境美村、产业富村’的理念,继续守护好绿水青山。”(记者 雷岩平 王光慧)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换来满山“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