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榕:闲不下来的闽都文化人
Published at Jul 25, 2023 10:29 am
近日,著名诗人、革命烈士蒲风(黄日华)生前日记、遗著及研究资料捐赠仪式在福州举行,蒲风女儿、83岁的黄安榕率家人将263件收藏多年的物件捐赠给广东文学馆。黄安榕是闽都文化名人,曾担任过福州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和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国家让我这孤儿
健康成长”
蒲风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新诗运动发起人之一,1935年出版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1940年前往安徽新四军军部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抗日救亡的爱国诗篇。
“国家让我这孤儿健康成长”,黄安榕1岁多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回到福州外婆家,12岁那年母亲又因白血病去世,她成了孤儿。1957 年,《蒲风诗选》出版,黄安榕看到该书后给出版社写了封信,很快蒲风生前好友、著名诗人臧克家、王亚平等人通过出版社联系上她,鼓励她要坚强地活着。福州民政部门得知她是烈士后代,给予她生活上的一定照顾。
1962年,黄安榕进入福建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毕业后进入红旗闽剧团,后调到福州皮革厂当广播员。1978年,福州恢复组建市文化局,她从工厂转到机关工作,1989年调到市文联担任专职副主席,直至2001年退休。
退休后骑着“宝马”
发挥余热
黄安榕告诉记者:“退休前,我虽写过些散文、报告文学和随笔,但更多心血是花在选拔文艺苗子、组织青年演员比赛、率省市作家采风、为闽都名人整理资料等。退休后,我才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完成了57万字《蒲风传》、22万字《血脉——禾坪大贤黄峭传》等传记文学。”
熟悉黄安榕的人都知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当日即购买了电动车,喜欢骑着“宝马”穿梭在坊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退休后,她被聘为福州职工老年大学民俗班的专职讲师,传播闽都文化10 多年;她是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和1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的顾问,参与王审知、严复等文化名人的研究、宣传;她是福州许多作家的“知心大姐”;她住在乌山社区,退休后担任了22 年《乌山简讯》编辑,至今还在坚持……
80 岁获中国“五好家庭”称号
少年黄安榕对家的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找寻对父亲的记忆,她先后前往梅县、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拜访父亲生前战友,到图书馆借阅抄录旧书刊有关内容及搜集父亲遗作。
1964年,她在给文学爱好者陈松溪修改《喜报传来之后》剧本时,两人因爱结为夫妻。
陈松溪也是位作家,读书是这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家有上万册藏书。
在父母影响下,女儿陈泳红、外孙女许涵华都成了作家;儿子黄建焜先后捐款60 万元在福州一中设立“ 鸣阳奖学金”,在蒲风执教过的福州二中设立“蒲风文学奖”,还发起成立福州“爱心之舟”济困公益服务中心,致力于资助白血病患儿家庭。
黄安榕80 岁那年,黄安榕、陈松溪家庭获得全国“五好家庭”称号,在这之前这个家庭还获得“福建省最美家庭”称号。
(顾伟/文张旭阳/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黄安榕:闲不下来的闽都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