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马鼻举办荔枝文化节
Published at Jul 25, 2023 10:23 am
当千年古寺遇到“荔枝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14 日上午,2023年连江县马鼻镇东湾村首届荔枝文化节,在报国寺举行。
马鼻荔枝口味独特
当天上午,伴随着阵阵荔枝清香,典仪官向游客们介绍了东湾村荔枝种植历史,并邀请嘉宾前往古荔枝树下进行采摘剪彩仪式,开启了集文化、美食、美景于一体的荔枝文化节。
唱古谣、踢蹴鞠……在百年荔枝林下,游客们尽情品味着“荔枝王”果实的厚重口感和香气,领略当地的荔枝文化。
据了解,东湾村荔枝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宋朝。目前,村内共种植近3000棵荔枝树,其中树龄逾百年的达300余棵,村内的千年古刹报国寺更是被一片荔枝林所包围,寺门外的两棵“荔枝王”已有400多年历史。
据连江文史专家张振英介绍,历史上,马鼻一带种植荔枝树数万棵,现存的百年荔枝林有三处:一是以报国寺为中心的东湾后山荔枝坪;二是以十八曲岭为中心的赤石后山荔枝坪;三是资圣寺东侧的浮曦后山荔枝坪。
为何马鼻多种荔枝呢?“临近罗源湾的马鼻雨量充足,夏天被阳光暴晒的海面,蒸发出来的水汽,带着咸味,被东南风吹上岸,在雨水、雾气的共同滋润下,加上当地土壤肥力的作用,使得荔枝长得颗粒饱满、汁液丰富,口味十分独特。长期以来,冬产蜜橘、夏产荔枝,是马鼻闻名的两大水果品牌。”张振英说。
报国寺藏红色基因
东湾村荔枝别样“红”,还得益于报国寺以及当地的红色基因。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儿歌:“蝉叫夏,荔枝红……报国寺,特别红,酸酸甜甜味长长,红红荔枝衔在嘴,先尝荔枝再做人。”
据记载,报国寺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古色古香,气势恢宏。报国寺的荔枝林中,有两棵最大的荔枝树,于明代修缮寺院时所种,人称其为“荔枝王”。
令人称奇的是,“荔枝王”立于报国寺的门口,一左一右,一棵粗壮魁梧,另一棵却修长苗条。在过去,每到夏天荔枝红时,不少人慕名来此品尝,并向荔枝树许下长寿、健康、恩爱等美好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报国寺还是中共连江特支秘密扩大会议旧址,已成为一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据记载,1932年5月,中共连江特支秘密扩大会议在报国寺召开。同年8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报国寺召开市、县委联席会议,宣布在中共连江特支基础上组建中共连江县委,杨而菖为县委书记。后来,杨而菖在解放马鼻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1 岁,被誉为“红色杨家将”。
(郑瑞洋)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连江马鼻举办荔枝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