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农业越来越“有数”
Published at Apr 11, 2022 10:49 am
茶园装上“千里眼”,茶农轻点手机,随时随地监管茶园;养鸡场用上机器人,24 小时看护鸡舍,还能一眼识别病死鸡……福州的田间地头,“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农业生产尽显“科技范”。
生态茶园有了数字医生和管家又是一年春茶香。近日,在鼓岭山脉春伦生态茶园里,茶农正通过手机上的春伦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查看茶叶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数据,做着采摘前的准备工作。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800亩茶园里有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它们有的装在空中,有的藏在土里,组成智慧茶园的“耳目”。
“过去养护茶树主要靠经验,现在有了这些装备,就是靠数据说话了!”春伦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这些“耳目”可实时采集茶园监测数据,温度、湿度、光照度、风向、风速、PM2.5、PM10、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环境要素数据,在物联网平台上一目了然。
如果哪个地方出现异常,系统会实时提醒,降低了人工成本,也让茶园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智慧农业还为茶园装上了“听诊器”,远程诊断病虫害。
在春伦集团的物联网平台中控中心,记者看到了前方监测站传回的一张图片,图片上一只被诱捕的昆虫清晰可见。
据悉,茶园设置了多个这样的监测站,可以24小时运转,采集虫情信息、诱捕害虫,再通过系统诊断害虫类型,分析、预测虫害发展趋势并对症下药,增强病虫害预警控制能力。
“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茶园施肥、生产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有机茶的标准来实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春伦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数字化的印记还体现在每一袋茶叶里,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查到茶叶生产、仓储、出厂的全过程,喝得更放心。
蛋鸡养殖机器人查找淘汰“弱鸡”手机成了新农具,机器人化身新农人。
在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福清渔溪蛋鸡养殖场,全球首个商用蛋鸡养殖机器人——“木鸡郎4”当起了全职饲养员。它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最新科技,外表看似呆萌,实际上却很聪明。
“木鸡郎4”身上有许多传感设备,可将鸡舍的实时影像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上传到蛋禽养殖数字化平台,供管理人员用手机或电脑查看。一旦数值出现异常,通风、水帘等设备就会自动调整至正常状态。
“木鸡郎4”还有一项绝活——病死鸡预警。“原来饲养员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查找病死鸡,有了机器人的帮助,现在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这项工作。”光阳蛋业董事长余劼说,机器人通过图像处理、数字分析,5秒钟就能识别四五个笼位鸡的状况,准确率达99%以上,饲养员“按图索鸡”即可,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据了解,功能更强大的第五代“木鸡郎”将于今年6月1日上线运行。它拥有“火眼金睛”,能找出并“驱逐”产蛋率低的“弱鸡”,有效减少粮食浪费,大幅提高产蛋率。
“随着商用蛋鸡养殖机器人的推广,我们基地将从现在的1人管理5万只鸡,提升到1人管理15万只鸡的水平。”余劼说,数字化技术颠覆了传统蛋鸡养殖的一些观念,将规模化养殖推上了更快更好的发展轨道,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马丽清/文林双伟/图)
2022 年第15 期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州农业越来越“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