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家园大了 水鸟数量多了

Published at Mar 01, 2021 10:07 am
新春时节,行走在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的卧龙滩涂栈道,可看到远处有成群的小天鹅在飞舞;在更靠近岸边的砥砺观光步道停驻,不远处不同种类的鸟儿嬉戏觅食、怡然自得…… 随着闽江河口湿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退养还湿”试验区改造后,水鸟数量最高达5500只,是改造前同期的3.5倍,越冬水鸟数量保持在3500只左右。 据介绍,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人工+物理除治法”,目前已清除互花米草1810亩,并种植红树林、芦苇等乡土植物,恢复乡土植被875亩,另外还营造了水鸟栖息生境,保持510亩光滩供水禽觅食及栖息。 经过治理,互花米草治理区逐渐成为候鸟利用率较高的栖息地,“涨潮时,除了小天鹅,斑嘴鸭、鸿雁等雁鸭类水鸟也会到治理区里休息;退潮时,很多鸻鹬类水鸟会在这取食。”工作人员介绍。 如今不用到湿地保护区,在湿地公园的栈道上就可以看到很多鸟类。通过打通围堰、清理塘底、种植乡土植被等方式营造“生态鸟岛”,让涨潮时候鸟在湿地内有了更多可栖息之地。在比互花米草治理区更靠近岸边的“生态鸟岛”上,水鸟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甚至能观察到东方白鹳、水雉等该区域罕见水鸟。(赵昕玥)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