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舞2024 走進Dimitris Papaioannou的舞台內外

Published at Jan 03, 2025 09:22 am
 
十分后知后觉,直至Dimitris Papaioannou的《请进》(INSIDE)影像装置开始放映,我才知道西九「自由舞」系列的作品和活动。「自由舞」原是西九策划的一系列香港及国际编舞家的前卫当代舞作及有关的工作坊,包括香港舞蹈家杨春江的《异灵异性「自由空间天体乐园」》、泰国编舞家Kornkarn Rungsawang糅合现代VR和AR技术创作的《舞求必应》,还有我后来进场观赏的著名希腊表演艺术家Dimitris Papaioannou长达6小时的舞台演出实录《请进》及其亲摄的幕后纪录片《幕后请进》(BACKSIDE) ,和压轴戏码奥地利编舞家Florentina Holzinger的《舞蹈》(TANZ)。他们创作风格迥异,充分展现出欧亚前卫舞蹈艺术家对舞蹈(剧场)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Dimitris Papaioannou的无删剪纪录影像《请进》,来自他2011年的同名真实舞台作品《INSIDE》。《INSIDE》现场演出中,剧院舞台上搭建日常生活的房间,让30名演员流水般进出,重现每个普通人回家后千篇一律的动作——脱鞋、放下行囊、上厕所、洗澡、睡觉等等。所有表演者/舞者躺在家居睡床后,便陷入床褥里的装置离开舞台,再以其他身份和着装登场。表演者川流不息、源源不绝,也是「来来去去一班人」的另一种演绎。 

窗外景致既有白天到黑夜的时间变化,也有火车或邮轮风景般的空间推移。不禁令人想起电影《Poor Things》中邮轮外似真似假的风景轮转。而《Poor Things》的希腊导演Yorgos Lanthimos,正好与Dimitris Papaioannou同是剧场导演和2004雅典奥运开闭幕式的创作人员,在时空转移的画面选择上,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进》作为一出表演艺术作品,它必须与Dimitris Papaioannou亲摄的81分钟《幕后请进》一同观赏。《幕后请进》钜细无遗地揭示出舞台前中后各种机关装置的奥妙。如表演者如何在观众眼皮底下,活生生从大床中央直接消失不见,原来床垫下是一个如同逃生网的退场通道。表演者亦必须抓紧出场的时间点,或重复一些特定动作或坐在餐桌旁进食。这些看似从容悠闲的生活节奏,在舞台管理上必须灵活精准,才使得一切既相同又不同,既平淡又有创意。 

Dimitris Papaioannou的渐变人文风景中,6小时内观众固然可以在场内自由进出,我们观赏似是无限轮回的画面,自是领略到个中的人生感悟,亦开始感受到希腊大师Dimitris Papaioannou的创作触觉——他对「重复」这件事实在非常非常感兴趣。在谈《INK》时,笔者便曾归纳Dimitris Papaioannou的视艺背景,使得他的创作往往从传统戏剧偏重情节和人物的舞台,一转而为以构图、物料说话的巧思和隐喻,为故事带来崭新场面和诠释。几年前在香港播放的舞台映画《NOWHERE》便展示出舞者如何与灯光设备、吊杆结构共演,电脑编程设计让26位表演者移动在机械设备之间。机器的冰冷又无缝衔接的「重复」,更是思考人与机器关系的切入点。Dimitris Papaioannou的名作《伟大驯服者》(The Great Tamer),更在开首已不断出现「重复」桥段——舞台上盖住赤裸身体的白布不断被吹走。《INK》则借助水和海洋生物等特质,大玩水喉与八爪鱼疯狂喷水、跳脱失控。 

Dimitris Papaioannou是首位被乌帕塔舞蹈剧场(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邀请担任编舞的编舞家兼剧场导演,自诩深受Pina Bausch影响。Pina Bausch《穆勒咖啡馆》中椅子无限倒下和徒劳的拨乱反正;《康乃馨》不断把美好的事物与非常不讨人喜欢、甚至恶心的东西并置;《呼吸》中一名白人舞蹈男老师,重复纠正印巴女舞者的脚尖,该如何尖锐、富线条美。观众很容易注意到,Dimitris Papaioannou每每把「重复」叙述元素和技法发扬光大,干脆把日常生活的样板动作推到极致,玩够6小时;《幕后请进》纪录演员如何走马灯般进场退场。漫长人生无望乏味,《请进》转变的户外时空都不过是投放的影像,我们都在时空和生命的笼牢,走不出去。 

《讲进》放映在西九团队的策展中,自由空间的大盒场内都布置成豆豆沙发,观众近乎躺平来感受这场「漫长的重复」,还有背后大量玻璃杯子叠成的玻璃城市天际线大阵。这些杯子呼应影像中表演者喝水的盛器,人人都在杯子和喝水的动作中过活。想当然的是,当剧场长达12小时、24小时的演出已不是新闻,或许如何把6小时不断重复、「鱼乐无穷」般的表演演绎得饶有深意,才是表演艺术的关键。又或许,「重复」这件事本就在瞬息万变的世代里,自带疗愈功能。如同狂欢节的反面,沉淀了的画面,就是心灵休憩站。●文:梁伟诗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