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有“钱”景致富有“蜜”诀
Published at Jul 20, 2020 11:03 am
近日,记者从森林公园前往晋安区宦溪镇。沿着山路前行约8公里,就能看到牛项村蜂农苏国辉的家。房子背后是他经营的养蜂场,树木掩映间,40多个蜂箱次第排开,一群群蜜蜂绕着蜂箱飞舞。
“端午节前后是采蜜季节,这些蜜蜂忙坏了,现在正是好好休息的时候。”苏国辉穿着防护服,小心翼翼地打扫蜂箱。蜜蜂们忙碌了一季后,辛劳都化作一罐罐色泽金黄的土蜂蜜。
苏国辉有两处这样的蜂场,近百个蜂箱。蜜蜂每日在宦溪的大山中采食蜜源,制出的百花蜜品质上乘、香气扑鼻,可以卖出一公斤70元的好价格。“今年预计可产500多公斤,收入三四万元,再加上养土鸡土鸭的收入,一年收入六七万元不成问题。”苏国辉说。
苏国辉家中还有一父一子,既要照顾老人还要拉扯孩子,以前的日子过得不轻松。一直关心他们的村支书苏奕铭说:“我们牛项村唯一一家屋顶还盖着瓦片,就是他家了,别人有钱都用来盖房子,他都投在儿子的教育上。”
虽然家贫,但苏国辉一直全力支持儿子的教育,希望儿子能靠着知识改变命运。儿子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用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2016年,苏国辉父亲重病,儿子考研正在关键时期,养猪又面临转产,苏国辉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眼看就要山穷水尽,有一门养蜂技术的苏国辉想到了养蜂。
村里将他的情况上报到镇里,为他申请了3.5 万元扶贫补助作为启动资金。“宦溪镇森林资源丰富,花草树木多,当地村民有养蜂的传统,区里也鼓励村民从生猪养殖转为发展不需肥料、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的‘ 空中产业’。”苏奕铭说。
靠着勤劳的双手,苏国辉不仅渡过难关,也解决了儿子的学费。如今,儿子顺利念完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拿到北京一家设计研究院的聘书。去年,在儿子邀请下,他去北京好好玩了一回。
记者看到,苏国辉将在北京游玩的照片贴在墙上,照片里他对着镜头,风吹日晒的脸上笑容灿烂。苏奕铭高兴地鼓励他:“你的苦日子算到头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朱榕)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养蜂有“钱”景致富有“蜜”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