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后人合力为家族续谱
Published at Jan 26, 2020 07:28 am
由海内外沈葆桢后人合力完成的《闽侯沈氏翊清公支下家谱》,昨日面世。这是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的续谱,详尽记录了沈葆桢长孙沈翊清后世的繁衍情况。据此谱记载,沈翊清后人已繁衍六代,曾生活在中国、美国、瑞典、芬兰、新加坡、韩国、泰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10个国家。
沈葆桢是家族入闽第五世
沈葆桢家族原籍河南仓基,自宋南渡,先祖由汴迁入浙江湖州祝墩村,后世沈天祥于明末清初移居杭州,天祥公曾孙子常公携子锡九公游幕于闽,从此定居福州。据沈葆桢孙子沈荀玉考证,定居福州的时间约在1734年,因为直接从杭州迁来,杭州古代别称“武林”,所以宫巷沈葆桢家族又称“武林沈氏”。
沈子常为入闽一世祖,四世为沈葆桢之父沈廷枫。沈廷枫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以授徒为业,培养出状元一人、进士六人。
沈葆桢为沈子常五世孙,曾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有着“中国近代海军之父”的美誉。
沈家第四部家谱面世
沈家第一部家谱,由沈葆桢的大伯沈廷槐于道光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840年~1846年)所编。家谱被虫蛀,沈家人抄录三份,现有一份藏于上海图书馆。
沈家第二部家谱完成于1933年,名为《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沈翊清少年时期就开始为编撰此谱收集资料。
沈家第三部家谱于1999年完成,以简明表格方式解明福州三大名门(沈、刘、郑)后代亲属的来龙去脉。
《闽侯沈氏翊清公支下家谱》是沈家印制的第四部家谱,专门介绍沈氏迁闽第八世至第十三世,沈葆桢长孙沈翊清儿辈至六世孙的情况。为撰此家谱,沈家人曾组织沈氏宗亲闽台寻根活动,由沈翊清居于北京的曾外孙林师光、居于美国的曾孙沈吕宁等完成。
沈葆桢长孙清国史馆存传
沈翊清(1861年~1908年),字丹曾,号澄园,沈玮庆长子,沈葆桢长孙,世袭一等轻车都尉,曾任船政总稽查、船政会办大臣。任上,他念念不忘祖父至死想建钢甲船以御敌的愿望,于是想方设法,督建钢甲船。光绪十九年(1893年),沈翊清督造钢甲船告成,保升道员,加二品衔。沈翊清任上,还参与组织建设中国第一个国际水准船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沈翊清成功督造马尾青洲石制船坞,得以奉旨送京引见。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初五,沈翊清病逝。清廷赠内阁学士,赐祭葬,荫一子以知县用,特旨国史馆立传,奉旨准附祀其祖父沈葆桢原籍船政专祠。著有《东游日记》一卷、《船政奏议》一卷、《八省日记》若干卷、《诗文集》若干卷。
沈翊清后人居于十国
记者阅读《闽侯沈氏翊清公支下家谱》发现,沈翊清后人曾生活在中国、美国、瑞典、芬兰、新加坡、韩国、泰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在国内,居于北京、上海、福州、台北四城为多,其次散居于江苏、香港、广东、浙江、四川、天津、安徽、宁夏等地;在国外,居于美国最多,多住在费城、芝加哥、马里兰、盐湖城、麻州、加州、德克萨斯州、伊利诺州、辛辛那提、康涅狄龙等地。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沈葆桢后人合力为家族续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