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蝶变必有路 古厝新居又一村

Published at May 12, 2020 07:41 am
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长乐一侧桥头,有一个历史气息浓厚的古村落,100多座地域特色鲜明的古旧石头房相连,绿植掩映、村容整洁。而在几个月前,这里到处脏乱差。 长乐区松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里只花了很少的钱,就使这里大变样,留住了古厝,留住了乡愁。革命老区村山前村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受到多方肯定。 1 古厝留春住 四月燕衔泥 离京台高速公路松下出口两公里,就来到松下镇山前村。 走在山前村平坦的道路上,可看见一副现代建筑和古村落和谐并存的画面:一侧的现代小洋房鳞次栉比;一侧古旧石头房藤蔓环绕、沧桑错落。4月23日,山前村党支部书记罗学武带着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 迈入“幸福路”,石板小道连通村内,文化广场宽敞漂亮,两三位老人坐在廊架下闲谈;村内绿化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的石头屋古老质朴,绿藤缠绕而上,牵牛花随风摇曳;不少燕子来来回回在屋檐下筑巢;在家门前洗菜的老人,看到记者的镜头点头微笑……雨后的山前村,让人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回到百年前的“慢时光”。 罗学武告诉记者,山前村共有石头房100多座,长的有上百年历史,短的也有五六十年历史。这些石头房沿海特征明显,都是用旁边山上的石头砌成,与平潭、马祖等地的风格一致。 这些古旧石头房承载了许多村民儿时的记忆,是满满的乡愁。当地人把这些古旧石头房所在的区域称为旧村。 2 当成自家装修 花小钱办大事 “你们想得到吗,现在如景区般的村落,几个月前还是四处脏乱差。”在村里漫步时,松下镇宣传统战委员许灵告诉记者。 许灵介绍,山前村是松下镇排名倒数的落后村,几个月前旧村还是乱草丛生、杂物堆放。从一些保留下来的照片上,还可看到旧模样。去年下半年,山前村被定为“美丽长乐”大行动松下镇的示范村,实施改造。 接到任务后,罗学武带领村两委开始到处筹集资金。虽然有政府专项资金,当地企业、村民也大力支持,但筹到的钱不算多,才60多万元。 60多万元,在福州市区甚至不够装修一套房,如何“装修”一个村的100多栋老房子呢? “当成自己家装修,选择好方案,精打细算。把村里的环境治理好,让居住在旧村的老人住得舒服、住得幸福。”去年12月,罗学武决定先从村容村貌做起。 “建设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我们把房前屋后杂物跟杂草清理掉,拆掉乱搭乱建的鸡鸭棚,并设置了花圃。让整个旧村变得干净。”罗学武说,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板、石块、石子等材料,因地造景,同时在墙面设置文化宣传标语。 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工程完工。依托原有的特色优势在提升景观的同时,又留住了浓浓的乡愁。 建设成果得到了肯定,长乐电视台等媒体前来报道,长乐多个村庄也派人前来参观取经。 3 村庄美丽先行 文明乡风跟上 村容村貌改善了,乡风文明也要跟上。 漫步在山前村,道路两边可见“仁义礼智信”“守望相助”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宣传标语。 罗学武说,从前山前村遇到红白喜事,部分村民大操大办,给群众造成极大的负担。 现在村里启用新礼堂,全村所有的婚丧嫁娶都在礼堂举行。 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摆酒设宴,要提前到村部报备。 村里专门成立红白喜事会,督促红白喜事“减肥瘦身”,并且发动党员自觉从自身做起,反对铺张浪费,发挥带头作用。 “将办酒宴场所指定在村里的礼堂,既为村民提供场所又方便做好监督。”罗学武说。 4 盼发展旅游 助村民致富 山前村历史文化悠久。罗学武指着村里一块石碑说,这是乾隆五十三年的“重修通江桥碑”,记载了200多年前的村里往事。 山前村还是革命老区村,与江田镇南阳村南阳省委旧址相距不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中涌现大批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不少贡献。著名革命前辈陈亨源在山前村也有落脚点。 面对未来村庄的发展,罗学武有许多期盼。他期盼在外游子能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或回村投资,带动村里发展。 “这100多栋古旧石头房是一笔财富。山前村自身靠山又靠海,高速路口离村不远,同时离平潭也近。”罗学武说,希望能有投资者前来考察,将这些古旧石头房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海边民宿,留住乡愁的同时发展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雷岩平徐文宇/文林双伟/图)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