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闽剧演员上了《人民日报》微博
Published at May 11, 2020 02:25 pm
黄珺妍:向往有幕布为我拉开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人民日报》微博在上午推出了《今年,第一批零零后20岁了》视频,介绍了3位20岁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分别是摄影师、演员、消防员,其中那位演员是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闽剧表演班的黄珺妍。她在视频中说:“20岁,初出茅庐,难免让人有所质疑。我们不是第一代被小看的年轻人,时间会证明我们的力量。20岁,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拥有一切。”记者昨天中午采访了黄珺妍。
20岁追梦闽剧9年
黄珺妍告诉记者:“今年零零后已经20岁了。在我看来,20岁,是人生未来的开始,无须过多修饰,无所畏惧,可以勇敢追梦。从11岁进入福州艺术学校算起,我已学了9年闽剧。20岁就像捏泥塑,轮廓渐清,尚未成型。我周边人常说零零后爱打游戏、购物、看综艺,其实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去充分了解一下,也很有意思。”
黄珺妍童年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对她的影响较大。那时家旁边的村子经常有闽剧民间职业剧团来演出,爷爷和奶奶就会抱着她一起去看戏。
黄珺妍回忆说:“小时候看闽剧,心里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这群人能将和绘画一样的舞台美术,跟舞蹈一样的动作,跟歌曲一般的曲调和福州传统方言结合在一起,形成让戏迷感兴趣的艺术?”
由于从小对闽剧的广泛接触,加上自己喜欢唱歌、表演,黄珺妍在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毕业后,进延安中学仅两个月,就转入福州艺术学校学闽剧,6年前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闽剧表演班就读。
在演员篇当主角
今年4月,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为展现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策划了“零零后的20岁”专题,派记者到福州寻找合适人选。当时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推荐了3位表演班学员,黄珺妍是其中的一位。
熟悉闽剧的观众都知道,闽剧中戏份最多的是小生、花旦,其次是老生、青衣,黄珺妍在学校学的是武旦,平日上台演主角的机会不多。大概是因为武旦演员的服饰华美,舞枪弄棒英姿飒爽……最终人民日报记者相中黄珺妍。
黄珺妍告诉记者:“这个视频拍摄非常讲究,3分多钟的视频,编导写了长达22页的脚本。分开篇、素人资料、升华和结尾4个环节。在演员篇章,我是地地道道的主角。在练功房里我要面对镜头画画,要面对疫情期间空荡荡的剧场说话,要塑造多个人物造型,要练习武旦的基本功……”
希望有目光为我停留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闽剧表演班学制6年,后两年是回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进行实践课学习。对戏剧表演学生来说,毕业大戏相当于毕业论文,黄珺妍非常期待自己的毕业大戏今年能精彩上演。
毕业大戏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备了,计划排《花好月圆》《双蝶扇》两部。黄珺妍在《花好月圆》中的角色是一个丫鬟,但她还是认真上好每一节台词课和唱腔课,认真对待每次排练,她知道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小丫鬟也可以出彩。
由于疫情,黄珺妍和她同学的毕业大戏现在“停摆”了。为了自己不退步,她在家中仍坚持练唱腔、圆场等基本功,而武旦演员的“绝活”只能留待日后补课了。
采访时,黄珺妍表示:“有时我也很困惑,我为何对传统戏剧如此着迷。和同龄人相比,有人说我还活在上世纪,唯一符合零零后设定的爱好就是cosplay(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以及古代人物)了。20岁的我向往的是有幕布为我而拉开,有光为我而亮,有目光为我而停留。虽然今年毕业大戏有可能演不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舞台上与观众相见。”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20岁的闽剧演员上了《人民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