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绿”:为了不可辜负的榕城美称
Published at Jul 19, 2021 02:04 pm
这里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植被丰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16日-31日在美丽的福州举行。
近年来,福州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75.05万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1.35万公顷。森林面积64.8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49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36%,居中国省会城市第二名。
漫步福州街头,浓浓的绿意与斑斓的花草相融相依。满城绿道、处处公园、条条水系,“福州绿”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成为福州的另一张烫金名片。
森林城市建设
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行走在福州城西北边的福山郊野公园,蝴蝶纷飞、鸟啭虫鸣、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祈福台”“红福桥”“藏福洞”……公园里,随处可见以“福”字命名的景点。
道在山间行,人在园中游。如今,福山郊野公园已成为欣赏青山、呼吸新鲜空气、环看城市美景的好去处。
福山郊野公园只是近年来福州围绕森林城市建设,推进森林进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州新建298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对城市山体进行修复整治,建成兼具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康体健身功能的鹤林生态公园等15个山地公园,新增公园绿地8000多亩;内河两岸建成串珠式公园270个,新建和提升公园绿地4500多亩;中心城区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39%,林荫道路率达71.61%,道路树冠覆盖率达34.46%;串联众多城市山体公园和城郊森林公园,建成金鸡山悦城步道、金牛山森林步道、福山郊野公园步道等山体绿道12条;以闽江和107条内河及49条支流水系为骨架,营造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东江滨步道、乌龙江步道等滨江绿道,内河水系沿岸6米范围内建成400多千米的串珠公园滨河步道……
如今,福州绿荫满城、天蓝水碧,“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森林城市建设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滨海新城建设
努力打造最绿的新城
沿着滨江滨海路,从长乐漳港往文武砂、江田方向行驶,一路沿海防护林郁郁葱葱、迎风生长,为滨海新城构筑了一道绿色长城、生态屏障。
这是中国首个把城市总规划定位为森林城市的新城。
福州市委、福州市政府明确要求将森林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滨海新城建设全过程,提出在“森林中建城”“先造森林再造城”,努力打造最绿、生态环境最好的新城。
滨海新城拥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绵延的海湾、细软的沙滩、清澈的东湖、纵横的河网,还有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蚌自然保护区环绕周边,具备建设森林城市的基础条件。
根据《福州滨海新城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30 年)》,滨海新城以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滨海森林公园等多样化生态环境为基础,搭建好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一核两带,多廊多园”的生态格局。
“一核”即东湖湿地,“两带”即西部城市背景的山地森林带和东部滨海森林景观防护带,“多廊”即水系森林廊道和道路森林廊道,“多园”即遍布全城的串珠式公园体系。
截至今年5月,滨海新城完成公共绿地投资约6.8亿元,面积约181.6公顷,种植乔木约12.2万株;完成防护林投资约23.7亿元,面积约346.3公顷,种植乔木约76.4万株。滨海森林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建设初见成效。
闽江河口湿地建设
生态保护成效的样本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总面积2100公顷。这是一片原生性河口湿地,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同时,这里还被喻为福州的肾,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2003年,长乐政府就申请撤销了该区位的围垦项目,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6月,中国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10月荣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从2013年起,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机构队伍建设、资金保障、规范管理、日常管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今,沿着观鸟栈道进入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高高低低的芦苇荡,被行船的水路分隔开,形成一片草绿色的世界。茵茵水草里,成群的鸟儿围着“绿洲”觅食、戏水,野鸭子等水鸟“躲藏”其中,不时振翅飞起。
近年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共生共荣、共治共理”原则,不断推进退养还湿、生态修复以及珍稀鸟类保护等工作。目前,常年驻留和越冬的水鸟超过5万只,已成为鸟儿栖息觅食的天堂。这也成了福州市自然生态建设保护成效的样本之一。
森林城市建设经验
向世界分享的典型案例
2018年,福州市应邀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高层对话活动,向世界分享森林城市建设经验。
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中,福州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战略,着力构建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大力实施森林生态基础设施和森林生态产品建设,扩展生态空间,提高宜居水平,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截至目前,福州市拥有森林旅游景点景区365处。如今的福州,已形成林城共融、林居相依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格局,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部部长Simone Borelli曾对福州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赞赏。他认为,福州市的实践,是为了森林生态系统更健康,让城市更好地发展;福州是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城市,对各国具有很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发布的《森林与可持续城市——来自世界各地鼓舞人心的故事》的专刊中,向世界各国重点介绍了福州市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陈木易/文 陈暖 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州绿”:为了不可辜负的榕城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