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灿:“海上牧场”越做越精
Published at May 23, 2023 10:49 am
福州市《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大做强现代渔业,支持建设深水抗风浪网箱。连江晓澳镇的渔民陈训灿,在福建省首创黄螺深水网箱养殖,还养起了被誉为“海中牛奶”的三倍体牡蛎等。
福州黄螺是福建十大渔业品牌之一。福州话中的“黄”通“旺”音,有着美好寓意的黄螺是宴席上常见的一道美食。
日前,记者乘船来到晓澳镇目屿岛附近海域,只见彩色的塑料养殖浮球整齐排列在海面上,陈训灿等人驾驶小船穿行其中,忙着喂养黄螺、采收海带。
陈训灿今年60 岁,是晓澳镇首个尝试远海养殖的养殖户。“过去主要是在滩涂或养殖池养殖黄螺,它们相当于住的是‘泥土房’,容易遭受环境污染。目屿岛海域咸淡水交汇,营养物质充足且水质清澈无污染,非常适合深水网箱养殖。”
2020 年,从韩国考察完水产养殖回来后的陈训灿,决定在福建省率先进行黄螺深水网箱养殖,让它们住进“深海别墅”。
经过多年的探索,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获得成功。陈训灿说,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环保、抗风浪等显著优势,黄螺生长快、病害少。而且,少了泥腥味的黄螺肉质更鲜美,每公斤售价可达600多元,比普通黄螺贵200元左右。
尝到远海养殖的甜头后,陈训灿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养殖品种,养殖了三倍体牡蛎、海带、龙须菜等。
“目前海带陆续上市,预计产量可达1.2万吨,产值近千万元。本月底三倍体牡蛎也将迎来丰收。”谈到“海上牧场”的收成,陈训灿满脸喜色。
“之前晓澳镇以滩涂养殖为主,主要养殖缢蛏、花蛤等,养殖模式较为单一,海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晓澳镇综合保障中心主任黄永介绍说,如今晓澳镇有越来越多的渔民像陈训灿一样,发展远海养殖,增加生蚝、海带、龙须菜等养殖品种,加快了当地乡村振兴。
(郑瑞洋)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陈训灿:“海上牧场”越做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