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后回到学校,和同学聊起刚过去的中秋节,“我还没吃过五仁馅的月饼呢!”我说。
舍友惊讶道:“那你们吃的月饼都是什么馅?鲜肉?”
我摇摇头:“不是鲜肉,但里面也有肉;没有五仁,但也有些相似——我们不叫月饼,叫礼饼。礼饼的外形与常见的月饼大不相同,它皮薄酥脆,金灿灿的,呈扁圆形,约有一个指节的厚度,大小不一。小的有巴掌大,大的比脸还大呢。”说着,我伸出手比画。
我最喜欢吃礼饼的饼皮。由粳米、糯米、面粉混合揉搓形成的饼皮,在慢烘轻烤下逐渐分出层次来。饼面上洒满芝麻,口感酥脆,入口即化。礼饼的馅料总体上与五仁馅相似,主要由花生、芝麻等坚果构成,只是与雪白的猪油混合后,更添一丝柔软。此外,馅料里还有“一红一绿”:红是“梅舌”,大多是菜头(白萝卜)加糖做的,染红后呈玫粉色,常常切碎了加进馅料里;绿是“冬瓜糖”,即冬瓜蜜饯,甜脆爽口。
这样看来,许多福州传统甜点的材料在礼饼中都有登场。比如“花生轧”(花生与麦芽糖做成的糖块)“花生汤”里的花生、“麻芝”上的芝麻、芋泥表面撒的梅舌等等。这些“配角”的存在,让食客一眼便能瞧出福州味道。不过,要说做礼饼最最特别的材料,一定得提肥肉。
听到这里,舍友惊呼:“天哪!甜品里怎么还有肥肉!”
对于吃肥肉这件事,我与舍友一样敬谢不敏,但礼饼中的肥肉却另当别论。它可是礼饼馅料的灵魂所在。肥肉切成长条和馅料混合,经过浸渍和烘烤,早已没有了脂肪的油腻,柔软中还增加一丝爽脆,和冬瓜糖一起丰富了馅料的口感,可谓画龙点睛。
礼饼材料之丰富,用料之扎实,配得上一个“礼”字。糖、肥肉和油,都是过去生活中的奢侈品,它们的组合,承载着人们诚挚的祝福和恳切的希望。
“不过,为什么你们的月饼要叫‘礼饼’呢?”舍友问。
“其实,礼饼一开始是用来送礼的,有句话讲‘礼饼方为礼,其他不为礼’。也许是因为中秋节也要送,时间长了就慢慢也成为福州人的月饼了。”我回答道。
关于中秋送饼,我们有句俗语:“外婆送外甥,依舅送外甥。”我还记得小时候,外婆总会在送礼饼时笑着念叨这句话。这里的“外甥”有着两个含义:第一个是女儿的孩子,即“外甥孙”,第二个才是姐姐或妹妹的孩子。每年的中秋,外婆都会为“外甥孙”准备一份礼饼,这份祝福一直持续到孩子十六岁。如果外婆无法亲自送上礼饼,就由舅舅送上。不过,即使我的十六岁已过,那份承载外婆祝福和期望的礼饼,仍会年年带着她的笑容送到我的手上。
有一次,家里突然出现一些红纸包装的礼饼,我对此十分疑惑:“离中秋节还有好几个月呀?”妈妈解释说,这是堂姐结婚,男方送来的饼。我才知道,原来礼饼一开始是被用于嫁娶之礼。这种传统到现在仍保留着:在婚礼前,男方总会精心准备一批礼饼,而新娘则将这些礼饼分送给亲朋好友。为表达对新人的感谢与祝福,收到礼饼的亲朋就会开始准备一些“添箱”(指女方亲友送的贺礼)送给新娘。
妈妈将礼饼切开给我一块,一口咬下,酥脆的饼皮和咸甜的馅料在我口中混合。一瞬间,我仿佛透过这块礼饼感受到了新婚的喜庆与希望。
不止有嫁娶这样的“大日子”,礼饼也会出现在老人过寿的场合。其实,分辨礼饼应用于哪种场合并不困难——只需透过饼面上喜庆的红章,便可知一二:婚庆礼饼用“喜”,寿辰用“寿”,常见的、通用的则是“福”,想来都蕴含着送礼者的真切祝福。
在我老家连江,我们还把礼饼叫作“角饼”。因为一个大礼饼常常被切成好几块分着吃,每块都带有一个角。切礼饼就像切蛋糕,分享的是团聚的欢乐。伴随礼饼而来的每件喜事和每个佳节,都有印象里的滋味,熟悉、甜蜜,叫人想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