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丰敏:写书作曲为家乡“代言”
Published at Feb 22, 2021 11:51 am
“我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转行成为作家。”近日,“70后”福州女作家孟丰敏分享了她的阅读故事。
孟丰敏曾以为外贸翻译会是她人生的落脚点,但以书为帆,她找到了新的航向。最近,孟丰敏家庭获福州市第十五届“书香人家”荣誉称号。
从业余“写到”作家
记者见到孟丰敏时,她穿着一身素雅的传统服饰,拿着书从小区的林荫道深处走出,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沉静。
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近年在文学与音乐创作和比赛中斩获颇多。
孟丰敏说,她的“文学梦”是从《福州晚报》起航的。她大学专业是外贸英语,毕业后从事外贸翻译十年。她在业余撰写了一些文章投到《福州晚报》被采用,编辑还给予悉心指导。
由于醉心于文学,她选择转行,从记者、编辑、编剧,一路“写到”作家行列。
为了创作,她每天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她家中藏书约有2万册。每年,她还要再花数万元购书。由于藏书太多,家中空间太小,她还到闽侯租房存书。
写书作曲宣传福州从福州港口出发,提出古今变迁的思考,带着读者一起探索这座千年古城与海洋的交往史,这本《乡愁里的福州》是孟丰敏的新作。
与她的另一本文化散文《流翠烟台山》相比,如果说《流翠烟台山》像是穿着旗袍优雅行走的才女,那么《乡愁里的福州》则像历经风霜后不失潇洒幽默的绅士。
《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李礼说,《乡愁里的福州》这本散文集为理解福州打开了一扇后窗,通过它可以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史和闽都文化。
目前,孟丰敏手头主编的三本书和正在写的两本书,主题都和福州历史文化相关。通过写作,她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越深入越热爱,也促使她更卖力地为家乡做宣传。
孟丰敏自学作曲作词,将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改编演绎成同名歌曲。如歌曲《一茶茉莉一城香》,就改编自2012年在福州晚报举办的关于“茉莉花茶”征文中获奖的散文。她创作的《人间四月天》《我在福州等着你》等歌曲,先后获得2017年度全球华人国际音乐节创作银奖、“首届全国青运会宣传歌曲”等奖项、荣誉。
不少人请孟丰敏当导游介绍福州的名人历史。她打趣地说:“如果出门为福州‘吹牛’,我信心满满。”
“书香人家”育儿也曾烦恼作为新晋的“书香人家”,孟丰敏这样看待教育问题。
孟丰敏说,她老公曾是典型的“虎爸”,但逼着学的结果是家里争执不断、孩子厌学及对家长的敌对情绪。
对此,孟丰敏进行了反思。通过福州历史名人的故事让她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她和老公看待问题变得更加豁达,不再一味地唯成绩论。
钢琴考级是如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孟丰敏因自己的作曲梦,也给孩子报名学钢琴。最后,孩子没学会,她自己学会了。她没苛责孩子,而是在周末时她弹钢琴,然后老公和孩子唱歌,营造愉悦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能学会享受这份艺术的美好就够了。”孟丰敏说。
(林雅/文石美祥/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孟丰敏:写书作曲为家乡“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