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总裁乔治艾娃周一表示,去碳化若想加速,就不能没有“碳定价”机制,碳排越多者付越多钱,促成去碳诱因兼援助面对气候变迁的弱势者。
碳定价意指为碳排订定价格,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作为计价单位,确认企业为自身碳排所需支付的成本费用,被普遍认为是减少导致暖化与污染最具成本效益和最灵活的方式。
美国财经新闻网CNBC指出,乔治艾娃长年拥护碳定价机制。她表示碳定价机制能为污染排放者提供加速去碳的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近期调高2030年之前的平均碳价预测,从每吨75美元(351令吉)调升至85美元(397令吉)。目前平均价格为每吨约20美元(94令吉)。
乔治艾娃在COP28联合国气候峰会接受CNBC专访时说:“对已采行碳定价机制的国家地区而言,要务是如何让碳排大户接受加速去碳。”
“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碳定价,去碳化就快不起来,大自然母亲也会迫使大家接受(碳定价),因为无论富国或穷国,都已尝到气候变迁致灾的厉害。”
她说各国去年对燃煤、石油、天然气等的补贴达1兆3000亿美元(6兆788亿2600万令吉),本届COP28气候大会是一个对奖励化石燃料使用的反思机会。
乔治艾娃说:“如今我们必须靠相反的诱因来逐步汰除与替代化石燃料,那便是碳定价。我想告诉所有愿意听的人,碳定价已证明很有用。”称现有机制诸如欧盟碳排交易系统,已反映出快速减排效果。
她并说:“其次,这能产生收益,欧盟就从碳定价赚得1750亿欧元(约8899亿9138万令吉)。再者,这能促进公平性,排放越高者付越多钱,反之亦然,然后各国也能从碳费里取得反馈,尤其是帮弱势群体。”
乔治艾娃指出,好消息是相关研究显示世界能在2030年之前让石油与天然气使用达高峰,之后逐步减少,COP28峰会上也达成要让再生能源使用变3倍的承诺,“我觉得死抱石油与天然气的人应已能嗅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