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邊界」深港共進 雙向拓展市場

Published at Nov 17, 2022 08:47 am
深圳报道中共二十大报告正式吹响了中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号角。香港与深圳同为大湾区龙头城市,不仅经济基础起点高,各有「特」色,且深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较内地其他城市拥有全面推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更好的基础。多名先行北上创业的港人已不再满足于深港或湾区的发展,而是将目光投向全国。他们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与深圳在发展方面各有千秋,若能打破城市「边界」,则深港共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将一马当先,且可为湾区乃至内地其他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带来借鉴和垂范效应。 在深创业的港人詹培勳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对香港和港企而言,意味着内地十分广阔的超级市场。需要思考如何以独到的技术优势去占领市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亦可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大局。」   企业可在深圳香港两边发展 2021年北上深圳的一清创新联合创始人詹培勳,专攻无人驾驶,也见证着企业的飞速发展。他感慨表示:「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连串提法,让我们在科创行业创业的年轻人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尤其是人才方面,在二十大报告中被视为第一战略要素,刚刚发布的香港《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也推出了系列招揽人才的举措,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利好。」 他认为,未来深圳和香港加强联动,能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譬如在河套地区,香港科学园设有分园,如果招募了国际人才来到河套,他既是在香港工作,也是在深圳工作,对于人才来说,深港之间的无界感,吸引力必定非常之大。」詹培勳说,「『香港研发+内地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组合,企业在深圳和香港两边都有发展,一方面依托香港强大的基础科研优势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是依托深圳的产业链进行转化,立足大湾区既可以辐射内地庞大的市场,又可以通过香港这个通道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詹培勳还认为,他们企业主打的无人驾驶车,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也能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也符合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而他自己则通过「香港新方向」向特区政府提出推广自动驾驶应用,助力智慧交通绿色出行,部分内容得到认可与被写入施政报告之中。詹培勳说,香港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之下,形成了自身茂盛的文化生态,施政报告中,特首的八大中心建设亦包括了文化中心,未来可以思考如何连接中西方,承担好更多向西方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研究符合深港合作区税收政策 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支持深圳在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方面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体系,建立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探索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的有效路径,以强化民生财政投入保障,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等。这个关乎到分配制度等层面,首份明确具体项目及细化目标的《实施意见》,意味着深圳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试验方面又率先走出一步。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改革方面,受外界期待颇多,包括增加新税种,降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税等。《实施意见》实际上也是通过深圳的探索,为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关系提供更多参考,而有关深化与香港合作的内容,则是通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研究符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定位的税收政策,促进深港科技紧密协作、优势互补。 整合香港以外要素资源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分析深港关系时表示,在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深港可以互为借鉴。如何去协调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形态,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将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他指出,深港合作对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亦具有重要意义。香港的国际化,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要对香港这个功能形成支持。他强调,香港与深圳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大湾区,不是改变「一国两制」,而是探索更多衔接对接的接口,不要令「一国两制」的边界形成障碍,亦可以整合香港以外的要素资源,在香港发展好了,重新产生外溢效益,辐射大湾区,为国家的现代化再作贡献。   内地商业模式可引回香港 (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望贤 深圳报道)香港的商业模式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深圳甚至内地其他城市所复制,但随着近年内地的经济发展,诸多内地的商业模式则被北上创业的港人发掘,准备引回到香港使用。 港青赵雨彤2020年到深圳发展,创办星雨智讯(深圳)有限公司,开展公司对商户企业的多渠道宣传推广业务。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让赵雨彤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她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内地人口庞大,随着祖国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化发展,无论信息接收以及消费能力都是其他国家及地区无法比拟的,「这规模巨大的市场,需要的正是那种创新的思维和敢闯敢拚的冲浪者,这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与前景,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在深两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内地飞速发展,尤其是毗邻香港的深圳,「无论从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处处都透着现代化,电子支付平台、网络预约登记以及办事、网购及餐饮外卖配送非常便捷,让我在内地的生活及工作都非常省时省力。」 在内地2年来,赵雨彤也观察到内地的预制菜逐渐走入大众生活,结合此前在香港从事蔬菜餐饮供应行业8年多的经验,她计划和朋友合作预制菜项目,除了在内地推广,她还计划将这个模式推向香港,探索新的事业征程。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