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拥抱蔚蓝 海上福州帆正扬
Published at Feb 03, 2020 07:12 am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城,自古便参与缔造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天赋“蓝色基因”,坐拥“蓝色宝藏”,今天的福州又将如何向广袤的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发展?2018年11月,福州市获得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批准,成为中国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的唯一省会城市,也是福州市“五区叠加”基础上的“第六区”。一年来,福州海洋经济一路快马加鞭,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海洋战略,着力机制创新,强抓科技引领,积极培育和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规模质量实现全面提升,预计全年海洋生产总值有望达到2600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海洋资源配置和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进军“深蓝”
在连江县黄岐湾外海带养殖示范区,一个个橙色浮球随浪起伏。“这里已完成一期1170亩人工海藻场建设,接下来的1100万元授信贷款,将引导渔民进军湾外深海养殖。”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称。作为“中国海带之乡”,连江的海带养殖长期集中在近海,养殖空间受到限制。今年,福州市率先在连江县进行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依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资源—资产—资本”的方式寻找出路。在智慧连江管理服务中心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平台上,连江县海陆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质量、价值、负债及其流向变化情况一目了然。海洋资源作为生态产品,可被评估出匹配价值,这样一来,黄岐湾外海带养殖示范区建设便可顺利获得银行1100万元授信贷款。
“通过生态化产品的评估,比如原来每亩只能贷款3000元,现在增加到7000元。”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称,通过这种形式,可积极带动后续设施建设,有效实现后续稳定租金收入,助力“海洋牧场”做大做强。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和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是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赋予福州市的两个重要示范任务。以海洋资源为重要内容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其价值实现机制,是福州市在海洋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方面的一大“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可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渔民”的“四元”协同运作机制。此举不仅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有效实现了静态生态资源向动态价值产出、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两个“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该做法已在全市范围推广。全方位创新涉海金融服务模式,为福州向深海进军大大松绑”。
探索建立“海洋银行”,着手与海峡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成立海洋产业专业服务部门,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积极完善信贷服务机制,海峡银行将连江支行定位为涉海专营机构,在榕金融机构针对海洋产业的特点和需求,为企业、养殖户量身打造特色金融产品,推出了“微捷贷”“惠农e贷”“鲍鱼贷”“惠渔贷”和船舶资产抵押贷款等产品,贷款余额超过40亿元。
“产学研用”助推海洋经济做优做强
福州海域海藻资源丰富,加工后的藻粕往往用来当做饲料。然而,这个团队却用藻粕造出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生物药品,填补了业内空白。福州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品种多样,养捕加、渔工贸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福州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促水产品加工业从传统初级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进而向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海洋经济示范区获批,福州海洋生物制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福州新北生化有限公司、福州大学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产学结合,应用精深水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海洋药物和海洋化工产品。其中,螺旋藻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生产、P型抗干扰鲎试剂、南海岸鳗钙等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引领,为福州海洋经济的蓄势腾飞插上了翅膀。国家级海洋科研基地项目在福州高新区开工建设,将打造专业的海洋碳汇、海岸修复等海洋领域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机构。福州海洋研究院在闽江学院正式成立,设立技术服务、企业服务等4个公共平台和海洋生物技术、船海装备智能控制等10个研究中心,有力提升福州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今年,全市共有75个海洋经济类项目列入示范区建设项目库,投资额共834亿元。在福州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11月,共完成实际投资138亿元,提前1个月完成2019年全年投资计划。预计全年可实现150亿元投资。
保护性开发打造生态海洋名片
绵延的海岸线、旖旎的白沙滩、雄奇的仿长城步道......背枕青山,面朝大海,马祖列岛依稀可见。这里就是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的定海湾山海运动小镇。作为省重点项目和市政府公布的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定海湾山海运动小镇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计划打造成依托山海优势,突出对台特色,集商住房小镇中心、康养健身、国际学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
定海湾的旅游开发只是福州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州积极探索海洋保护性开发,不断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正不断涌出。今年,琅岐国际海岛度假综合园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定海湾山海运动小镇完成投资11.8亿元;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预计今年底完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已通过立项,正在开展设计阶段工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发祥地,福州被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站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潮头,福州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今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参展的海内外嘉宾、客商数和覆盖的国家地区数再创新高;打造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州港主动融入“丝路海运”联盟,江阴港已拥有“一带一路”航线8条,成为中国“一带一路”航线占比最高的港口;打造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今年10月,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榕盛大启幕,32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额超过18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合作共赢,拥抱蔚蓝。向海图强,前路可期。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福州海洋经济大幕已全面开启。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合作共赢拥抱蔚蓝 海上福州帆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