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添喜“街”大欢喜
Published at Feb 02, 2020 07:03 am
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街
大喜轿、黄包车、伴房嬷......在热热闹闹的喜乐声、喝喜声中,三对新人的迎亲队伍穿过街区,带给所有游客一份喜庆大礼!21日上午,闽侯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喜街”正式开街。作为福州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开街的主会场,由闽侯喜娘主持的传统婚礼让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闽侯独特的喜文化感染了现场所有人:台上表演闽剧的,台下鼓掌喝彩的;玩汉服自拍的,品青红酒的;站着写春联的,坐着吃鱼丸的;赏“非遗”的,游古厝的,都像沾了喜气,个个喜上眉梢、喜笑颜开。来自闽侯、台湾、俄罗斯的三对新人在古民居程由灿厝欢喜成亲。虽然婚礼的主角是新人们,但是婚礼的最大看点却是喜娘们。
闽侯的喜娘文化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这张闽侯的“国字号”名片在喜街开街日得以全景式展示。“领衔”喜娘队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喜娘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氏三姐妹,除了她们之外,喜娘队伍中还有76岁的超资深喜娘和90后的新生代喜娘。喜娘们引领着队伍进行了拜天地、添花礼、进斗丁等传统仪式。最特别的是,喜娘们还主导婚礼分段落进行,分别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及最近10年以来的福州婚俗衍变。这场热闹的全民喜事之后,不少游客还意犹未尽地体验了喜轿和黄包车。
这也是喜街当天的一个小彩蛋,扫码就可以沉浸式体验一把“当新人”。在喜街里,最文艺的地方莫过于有喜艺文聚落。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非遗”福州软木画、传统扎灯、蜡染、陶艺作品......而制陶区、蜡染手作区则吸引了很多看完艺术品想要跃跃欲试的人。不少孩子和家长直接加入手作的体验中,在热闹的喜街里度过了静谧欢乐的时光。尚干的拌面扁肉、白沙的牛杂、荆溪的鸡汤线面、上街的鱼丸、甘蔗的元宵、竹岐的薰鸭、延坪的芋头面、小箬的礼饼......21日,在喜街的“一镇一味、一镇一品”区域,闽侯14个乡镇向游客展示了他们最具特色的美食与特产,拿起手机,你就能拍一集“舌尖上的闽侯”。而且最重要的是,许多外地归乡的游客在这里品尝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刘玉纯 翁宇民 管澍/文陈暖/图)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闽侯添喜“街”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