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竹里村 乡村振兴节节高
Published at Feb 01, 2021 10:51 am
作为传统畲族名村,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的畲文化一度式微,濒临消亡。如今,在畲民、政府及文创企业等多方努力下,竹里村正在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生态的振兴:保护非遗技艺,传承畲族文化,打造“非遗大观园”;引进谷仓画院,培育文创产业,掀起“最炫畲族风”;与邻村组团,建设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开发“文化聚宝盆”。
增添生气
打造“非遗大观园”
近日,走进竹里村畲族服饰传承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兰曲钗和兰银才父子俩正在飞针走线、巧手绣花,靓丽的凤凰装挂满屋子。
罗源畲族服饰(凤凰装)文化积淀深厚,1975年被指定为中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20 多年前,畲族服饰曾濒临消亡。“原先,不论下地种田,还是吃饭串门,大伙都穿着畲服,后来,畲服压箱底了,做衣服的人就更少了。”畲民兰曲钗说。
文化要振兴,关键在人才。“祖上数代都是畲族裁缝,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不能丢了老手艺。”作为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的兰曲钗,从13岁开始学习绣制畲族服饰,凭借高超技艺赢得了“畲族第一绣”的美誉。近年来,兰曲钗的儿子兰银才接力创新,借助微信、抖音等渠道宣传凤凰装,并在第五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展中斩获“中国畲族服饰优秀传承人”“最具匠心传承奖”等多项大奖。
为了振兴这项技艺,父子俩还坚持收徒、传艺,带动村民发展畲服。在村里的支持下,兰曲钗把家打造成畲族服饰作坊及传承示范基地。如今,该基地平均每年会有近5000件订单,创造了400万元营业额。
制作凤凰装的腰带需要蚕丝,为了确保蚕丝腰带“有丝可用”,54岁的“织女”雷妹金6年来养蚕数万只。作为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边打工养家,边配合兰曲钗父子,编制蚕丝腰带、养蚕缫丝、种麻织布。
“小时候奶奶和妈妈缫丝时,我就给她们打蒲扇,可不敢凑太近,怕风大把细丝吹断了。那时人们缺衣少穿,全靠各家自行织苎布做成衣裳。”对于雷妹金而言,那些丝在外人看来或许不值钱,却串起了畲家女子的一生,从长成到出嫁、为人妻、为人母,她们将每个时期的心事都托付给手中的纺锤和丝线,织进少女的腰带、新婚的嫁衣、闺女的新装中,直到锁进深深的抽屉里。
在雷妹金和兰曲钗等人的努力下,2019年,罗源凤凰装登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从小山村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为了让“藏在深闺”的竹里村有生气,村内还打造了畲族文化公园及畲风堂展示馆,传承展示畲族文化,为村民和游客打造“非遗大观园”。
吸引人气
掀起“最炫畲族风”
竹里村有了生气后,如何吸引人气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竹里村探索出的畲村振兴之道。
走进谷仓画院,由荒废老屋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几位畲民拿起画笔,蘸着油彩聚精会神地创作农民画。“游客多了,销路特别好。”包村干部黄勇告诉记者,2018年,竹里村用活各级振兴资金,建成基地厂房后,引进文创公司谷仓画院,组织畲乡群众参与绘画、陶艺、编织等文创产品制作,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
谷仓画院院长郑世衔表示,竹里村是传统畲族名村,自然离不开畲族元素,谷仓画院以畲族文化为基础,研发许多颇具特色的乡土产品。草木染就是由畲族元素延伸出的独特课程,游客可以进行种植、收割、染料培训等体验。
浓郁别致的艺术氛围,为竹里村吸引来“重磅”文化艺术活动,掀起了“最炫畲族风”。著名导演李少红全程取景谷仓画院,拍摄了独幕剧《云重传》。海峡油画院采风写生团来到竹里村等畲族村落写生采风,并在谷仓画院举办“华彩畲韵”油画展。
汇聚财气
开发“文化聚宝盆”
竹里村有了人气后,如何汇聚财气呢?
2019 年,罗源县推动乡村振兴“组团”发展,竹里村搭上了政策快车,与八井村、小获村整合资源,共同打造罗源文旅拳头项目——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在规划的五个片区中,竹里村承担“畲族文创区”的功能,将带动畲族群众吃旅游饭、赚旅游钱。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竹里村计划投入960万元,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黄勇表示,目前,环绕三村的樱花步道正在施工中,村里还将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旅游接待中心建设等。竹里村还引进了福建省竹朴乡畲院民宿有限公司,打造茶舞文化验项目。此外,竹里村壮大休闲农业,发挥畲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龙头引领作用,扩大葡萄、砂糖橘、百香果等种植规模,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据竹里村委会主任雷钗明介绍,2020 年竹里村被纳入福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推动污水管网、竹里溪驳岸、竹里溪沿溪景观步道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添生气、吸人气、聚财气,竹里村的乡村振兴也将节节高。
(卓良辉杨韬马丽清/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罗源竹里村 乡村振兴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