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镇国宝塔屹立千年守“侯”
Published at Nov 07, 2022 10:48 am
近几个月,随着闽侯县大学城品质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的推进,千年古村闽侯侯官村摇身变成网红村,加上“夜泊侯官”品牌的打响,侯官人气持续走高。
不过,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儿的老侯官人,最喜欢去的地方,仍是沙滩边的宝塔公园。究其原因,这里有着千年侯官独有的印记,那就是千年以来屹立在江边的镇国宝塔,侯官当地人称该塔为“护镇塔”。
宝塔江景
侯官人的乡愁印记
作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国宝塔以花岗岩石为材料,仿木楼阁式建筑,通高6.8米,单层须弥座。塔座东面镌刻有楷书“镇国宝塔”四字,塔身每层各面均设有神龛,还有浮雕佛像、团窠花卉等图案,四面转角处雕饰大力士。宝塔整体雕琢简朴、端庄而又别致。
说起镇国宝塔的传奇故事,侯官村村民、闽侯六中退休教师陈爱涯滔滔不绝。日前接受采访时,陈爱涯告诉记者,这个塔相传是唐武德年间置县时所建,也有传为五代闽国时所建。当时,侯官常因闽江洪水为患,洪涝灾害严重,县令听从游方僧人之言,建起了这座宝塔。
文物工作者曾在塔底挖掘出大量五代十国时期的文物。
明代官员、学者曹学佺游侯官时诗云:“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诗句把当时侯官的景象生动地再现出来,而诗中的塔正是镇国宝塔。
“宝塔周边有几棵榕树,前面就是码头,风景非常好。人们坐在榕树下,白天可以看到千帆竞渡,晚上可以欣赏渔舟唱晚。”陈爱涯说,这一道绝美的江边风景,是侯官人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曾经,与镇国宝塔东西相望的是龙台石塔。关于龙台石塔,村里也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十五月光照龙山,龙台塔下有石山。谁能猜得石下字,脱掉破袄换长裳。”这是一首不少老侯官人会唱的民谣,说的就是龙台石塔下藏有宝藏的故事。
据悉,此塔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于民国时期倒塌。20世纪70年代初,塔基被破坏,所出土的文物不少已散失,唯有一件铜塔交由福建博物院收藏。
“被收藏的是阿育王小铜塔,形似方座烛斗,高20厘米左右,塔身刻有‘吴越’二字。”陈爱涯说。
塔庙街串联
打造千年古村品牌
千年古村侯官,因水运繁荣而兴旺,因陆运兴起而沉寂。“2008年前后,水闸建起来了,整个镇国宝塔就像被‘孤立’了。我们想要到宝塔周边纳凉,要走一段山间小路,宝塔周边更是杂草丛生。”陈爱涯回忆说,幸运的是,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镇国宝塔周边被开发利用起来,最终建成如今的宝塔公园。
去年,闽侯县委托福州市勘测院为镇国宝塔进行“平、立、剖”测绘及三维建模工作,采用空地一体化的测量技术,全面记录镇国宝塔的特色和保存现状。
相关部门还为镇国宝塔穿上了量身定制的“保险防护服”。宝塔如因火灾、暴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和飞行物坠落等原因造成损毁,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由此产生的修复或重建费用。
“听说村里还计划开发侯官古街,并举办城隍文化节,将一塔、一庙、一古街串联起来,打造千年侯官村的文化品牌。我们真的都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谈及未来,陈爱涯言语间满是期待。
(陈木易/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侯官镇国宝塔屹立千年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