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斌溪村“比武大会”热起来
Published at Jul 17, 2020 11:36 am
“文武河畔哟,好家园;绿水西流哟,谷幽兰……”站在罗源县飞竹镇斌溪村的月爿(pán)山上,余朝申凝视着文武溪,难掩激动之情,唱起了斌溪村歌,准备大干一场。
从辉煌的状元村,到落寞的空巢村,这个千年古村如今又热闹起来。因为,这里来了一群“田秀才”“乡创客”“土专家”——难忘乡愁的余朝申等30 多名返乡乡贤、寻找“诗与远方”的赵红梅等20 多名年轻创客、“结庐在人境”的根雕艺术家林兴坦,同台竞技,各显其能,展开一场乡村振兴的“比武大会”。
昔日的“状元村”
成落寞“空巢村”
近日,记者从市区驱车两个多小时,一路兜兜转转,来到了藏在大山深处的斌溪村。枕青山,倚竹海,一条80米宽的溪流穿村而过,蜿蜒向西。南岸新房林立,北岸黛瓦白墙,形成“两条廊桥连古今,文武溪中流河畔”的独特景观。
据记载,余氏先祖1000多年前开始居于溪之北岸,因崇尚文化,此处称为文溪。
明代,另一族人迁居溪之南岸,兴习武之风,此处称为武溪。之后,两处合并为斌溪村。
“斌溪村最大的特色在于五色文化。”
《斌溪村志》主编余武辉娓娓道来:绿色——生态之乡,村内青山含黛、碧水如练,是福州市级生态村;红色——革命之乡,斌溪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曾是闽东游击队的物资中转站;蓝色——重教之乡,斌溪崇文尚武,余氏先祖及后人创造了“一元二相三尚书七十进士”的辉煌;墨色——书画之乡,历史上有过“一门三画家”;花色——汉畲之乡,汉畲联姻文化成为独特风景。
“斌溪村是福州‘二水源’保护区,也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斌溪村支书余根钦说,可在几年前,斌溪“藏在深闺人未识”。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我们老人,一年到头村里静悄悄的,只有春节才会热闹。”75岁脱贫户余天光说。
“全村1700 多人,平时只有300 多人,这里成了空巢村。而且,田地荒芜、环境脏乱,游客也不来。”余根钦说,斌溪再不振兴,就要彻底落寞了。
根雕艺术家将工作室迁至斌溪村。
“田秀才”来了
绿水青山回来了
找出病症,如何抓方子?“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人才乡贤。”飞竹镇镇长周彦介绍,斌溪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人才助力、全民参与”的路子,积极号召在外青年返乡创业。
2017年,在杭州经商的余朝申收到家乡发来的“英雄帖”,回乡成了一名“田秀才”。“我下溪捞过鱼、摸过虾,还头顶书包游过去上学。”余朝申说,尽管离开故土30年,但乡愁从未断过。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家乡发生了大变化,文武溪更是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周彦告诉记者,2017 年,斌溪村投入3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完成公厕、垃圾污水、裸房等一系列整治,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2018年,投资3000万元完成水系连通工程,实现“一渠清水通福州”。
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治水都能成功,创业也可以!”依托好山好水,余朝申先后投资800万元,创办了集百亩果园、特色民宿、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月爿山庄园。“庄园在5月就开业了,一到周末,不少游客从宁德、连江等地过来,在斌溪当起了农夫。”余朝申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将他们闲置的房屋改成民宿。
乡贤余林金则打造了200亩花卉种植基地,将荒田变成花田,还带动10多户村民增收、就业,其中包括兰桂顺等畲民。
“一个千年古村,怎能没有一本村志呢?”为了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余武辉等一批“土专家”没有闲着,花费两年时间,修成20多万字的《斌溪村志》。
同样具有乡土情怀的林兴坦,74岁,是来自福州市区的根雕艺术大师。他不辞辛劳,将村民废弃的房屋改造成“文武溪根雕馆”,而且“移”来了200多件根雕作品。5米长的《东方巨龙》,系镇馆之宝,让当地村民大开眼界。
“乡创客”来了
“诗与远方”火了
今年,斌溪村在网络上火了,全国各地涌来一群“乡创客”。
“在北京,我是被喇叭声惊醒的。在这里,伴着溪声入眠,听着鸟鸣起床。这就是我要寻找的诗与远方。”来自北京的赵红梅被斌溪的山水所吸引,一住就是3个月。她还当了“厝长”,“认养”一座70平方米的废弃古厝,打算改成民宿、餐吧。
来自上海的设计师金铭,也尝试在这里打造民宿。今年4月25日,金铭自驾来斌溪村,夜里拐弯时不慎掉入荷花池。“村民开来拖拉机,七手八脚帮我脱困。”金铭说,那一刻,她看到了比山水还美的东西—村民的淳朴。
斌溪村还吸引了打算开中医馆的陈东栋,年轻创客陆伟(大四学生),以及来自安徽的茶叶电商等十余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将斌溪打造成“中国文武状元村”。
这群创客的“引路人”,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创业导师许国发。今年,飞竹镇聘请他担任斌溪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总策划。他在抖音上以视频形式记录改造乡村的经历,吸引了8.2万粉丝,其中包括赵红梅等人。
许国发吸纳乡村创客加入,做好耕读文化等文章,规划打造文武状元街,拟引进世界冠军教练杨大乐成立“武术特色训练营”,并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发展竹制品、竹装配民宿、林下种植等产业。
“没有情怀,是干不成事的!”许国发说,“我们愿意当乡村振兴的合伙人,和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成绩。”
“这群人有想法,有干劲!村民都看在眼里,有力出力。”斌溪村村委会主任余立建说,目前已有5套民居被创客承租,还有10多套正在洽谈。
“我们着力打造三个斌溪——文武斌溪、数字斌溪、平台斌溪,包括建设数字斌溪旅游导览系统、农业云平台、物联网平台、电商销售平台、抖音直播基地等,积极引入创客人才,搭上数字经济和网红经济的快车,带动飞竹镇全域旅游。”周彦说,耕读文化研学基地、人才引进文创空间、数字斌溪平台等一批项目有望年底前完成。(雷岩平邱泉盛郑瑞洋/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罗源斌溪村“比武大会”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