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屿北乡贤捐资千万元建家乡
Published at Dec 07, 2020 09:25 am
长乐区古
槐镇屿北村发动在外乡贤捐资千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屿北村常住人口3256人,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该村先后获得福州市文明村镇、福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长乐区党建示范村、长乐区移风易俗示范村等荣誉。
回报桑梓
乡贤捐资千万元
屿北村是著名侨乡。“仅蒋国情一人,这些年就捐资超过100万元。”村支书蒋光佑指着一个挂着“蒋国情捐建”牌匾的凉亭说。
记者注意到,村内便民服务大楼、公园、道路、凉亭、石廊等,很多都有捐建碑记。蒋光佑说,屿北村有3000多名村民,其中华侨和企业家有800多人。7年来,乡贤捐资超过1000万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年前,屿北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2013 年村里开始新农村建设,由于没有村财收入,村“两委”召集回乡华侨和企业家举行了座谈会。乡贤踊跃捐款,仅1小时就捐了100多万元。此后,乡贤每年都会捐款百万元以上。
“当时拿着这些钱,感受到了村民对我们的信任。”蒋光佑说,村里将这些捐款纳入村财收入管理范畴,每笔开销都有账可查,并按规定公开使用情况。这些年,乡贤超千万元的捐资总额,在长乐各村中名列前茅。这些钱,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屿北村将捐赠者的姓名刻在凉亭、石凳等物件上,激励更多乡贤投入到家乡建设中来。
废置田地改造为实践基地近年来,屿北村“两委”突出侨乡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侨胞的积极性,不断巩固移风易俗成效,逐步完善文明乡风管理机制,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敬老爱亲、文明理事成为乡村新风尚。
屿北村以打造文化墙为切入点,在村里多个显要位置绘制800多平方米的移风易俗墙绘。这些墙绘从婚丧嫁娶、敬老爱亲、革除陋习、文明节俭、倡树新风等方面进行图文并茂宣传,倡导群众将红白喜事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累计节约380万元用于公共事业。如今,这些墙绘成了村里美丽的风景。
为了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屿北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着力整合多方资源,组建宣讲队伍,大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会、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为让青少年“传承耕读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村里还对抛荒地重新开发、规划设计,将废置田地打造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素质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2019 年至今,实践基地共举办9次实践活动,累计500余人次参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侨胞引领作用,适时成立村侨联党支部,做好党建带动侨建的工作。我们将充分发挥‘侨海通’作用,使其成为屿北村与海内外、域内外屿北人沟通的纽带,让在外的屿北人离村不离心,团结一致,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蒋光佑说。
(徐文宇文/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长乐屿北乡贤捐资千万元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