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新港扬帆丝路
Published at Aug 07, 2023 09:27 am
走进福清,如同翻开一本厚重史书,散落各处的海丝遗迹令人目不暇接。古渡、古道、古窑等,这座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诸多关系的城市,从各方面佐证古代海丝的辉煌历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福清有诸多优良港湾,航海条件得天独厚。一个个古港古渡,联通四海,成为福清通往世界的窗口,记载着福清先人走向海洋的足迹。千百年后,千帆竞发的渡口虽已凋零,但海上丝绸之路仍延绵千年,历久弥新。
海内外贸易昌盛
从地图上看,福清东临台湾海峡,西靠闽江口,有着连绵不绝的海岸线和南北拱卫的兴化湾、福清湾两大天然避风良港,这为早期福清人加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商旅创造了自然条件。
福清自古多优良渡口,据《福清县志》卷三记载有“河头渡”“水陆渡”“海口渡”“江口渡”“嘉福渡”“上迳渡”“前薛渡”等渡口。另据其他文献还有“郎官渡”“壁头渡”
“下渚渡”“万安渡”“南城头渡”等。这些渡口,不仅提供短途船舶停靠,还是东渡日本、琉球,南下南洋、番邦地的起航点。
宋《三山志》中提到海口当时设有巡检司,主要负责“防护蕃舶,巡拦香药”的重要职责。“蕃舶”是外商船舶,“香药”是香料,是当时高档商品。这些都证明海口已是非常繁华的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宋代至鸦片战争前,福清各港湾渡口都有船舶直通外洋。从福清渡口出发的货船或经泉州港、马尾港、漳州月港、甘棠港等,再开往海丝国家。民国初期,还开通了至厦门港航线。
彼时,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从渡口扬帆出海之前,都会到天后宫或庙宇祭祀,烧香祈福,祈求保佑一路顺风。福清很多渡口都建有妈祖庙或各类海神庙宇。如海口港附近的妈祖庙、利桥港旁边的天后宫、万安港附近的妈祖庙、前薛海边的妈祖宫等。
已知最早记载妈祖事迹的古籍,就跟海口渡有关。江西人洪迈在《夷坚志》中说,此地“有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凡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杯珓,祈阴护,乃敢行”。
由于福清港渡甚多,海内外贸易昌盛,故历代官方为管理渡口及收纳税费,设置了不少管理和课税的官衙,如海口港有河泊所和税课司,利桥港有南门税课局,迳江附近有牛头巡检司,江阴有壁头巡检司等。
诉说“始发港”辉煌
“福建海口镇,勘日本国僧圆珍等出讫。大中七年九月廿八(这是指农历)镇使魏动邀、镇将朱浦。”这是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公验”,是唐大中七年(853年)福州都督府颁发给日本圆珍和尚的。
“公验”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当时,圆珍和尚一行出入海口港,要向福州都督府申请“公验”。由此可见,海口当时是福建对外开放、人员往来、经济贸易、文化输出的重要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作为贸易港口集镇,海口通江达海、商贸发达,是福清的吞吐咽喉,外来物资多要经海口港,然后用木帆船溯龙江而上,把物资接运至融城利桥的水南码头。福清的瓷器、茶叶更是顺江而下,由海口销往国外。
“东注流求日本波,西吞金翅玉融河。好开亭馆延三益,横截江潮看万艘。”这是宋代理学家陈藻游学福清侨居海口时写的《横江亭》,诗中描绘海口商舶万艘的盛况,足见当时海口港繁忙景象。
16世纪后,随着海禁放开,位于渔溪镇东郎官村的郎官渡开始崛起。据记载,当时南下南洋的乡民十有六七是由郎官古渡出发,岸上还有饭店、凉亭、商号、客栈,十分繁荣。时光荏苒,古渡码头仅存的两个石墩,仍然留下了少许的蛛丝马迹。
在郎官,过去流传过这样一首民谣:“郎官渡口长又长,离别妻子共爷娘。番邦谋生实无奈,三回六甲(留)七洲洋。此去十年或八载,不知何日回家门。”道出福清先人海丝之旅的苦楚与辛酸。
位于郎官渡向北不远处,是闻名遐迩的迳江港。明代《八闽通志》记载“: 迳港市在灵德里,及海舟所聚处也。”古代的迳江港水深江阔,海航发达,商人云集,是迳江沿岸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这一带居民通往海外的始发地。
除了海口港、郎官港,迳江港外,江镜南城头港及东瀚万安港,江阴西港的下诸古渡、东港的莆头古渡、南隅的壁头古渡、东南隅的岸头古渡以及沙埔牛头尾渡口等,均是福清人联通世界的渡口。
走过这些古港古渡,依然弥漫着海风的气息。古老的砖瓦房屋、青石板路、雕花窗户,散发着浓厚的古韵。这些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繁荣与辉煌,向我们诉说着古港的过去。
港城崛起正扬帆
如今,古渡边的礁石上依然清晰可见商贾、船工、水手们“踏”过的足迹。古港热闹繁荣的景象似乎难寻踪迹。但在江阴岛南隅的壁头古渡上,一座现代化的丝路海港城正在崛起。
江阴港码头岸线上,数艘巨轮一字排开,数十米高的大型机械挥舞“巨臂”作业,吊机轰鸣,集装箱卡车穿梭。曾经,这还是一片默默无名的盐场码头。
现代化建设的强风,吹动江阴港扬帆起航。2000年,福州港江阴港区1号泊位开建。2002年底首个5万吨泊位建成投产。作为福建省重点打造的集装箱港区之一和福州港“一港八区”之一,江阴港区规划集装箱泊位19个,可形成通过能力825万标箱。目前已建成1号至5号泊位,设计通过能力175万标箱,可满足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乘潮单线通航。6号至9号泊位正在加快推动建设,将有效提升江阴港区集装箱装卸效率。
20年丝路帆远,让丝路古港,焕发新生。江阴港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现已拥有远近洋内外贸航线60多条,其中“丝路海运”航线13条,覆盖全球主要港口,通达中国国内各大港口。
去年,福州首列中欧班列、中老班列“闽都号”从江阴港站鸣笛启程,加深“海丝”“陆丝”在江阴港区互动衔接,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江阴港的建设步伐,拉开了江阴半岛大开发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产港城不断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临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已基本形成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与航运物流三大主导产业,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成为“海上福州”的重要区域。
当前,福清将“丝路海港城”建设作为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海滨山水城市以及省会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并按照“产港城”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向着大产业、大港口、大配套、大保障、大融合的超千亿产值江阴港城目标阔步前进。
海上丝路的新篇章也同样在元洪投资区续写。在福清湾畔,元洪码头更早于江阴港建成投入运营,成为福州港首座3万吨级以上码头,同时也是福清市第一座万吨级码头。借助中国国家一级口岸的带动力和吸引力,元洪投资区迅速崛起。
乘风破浪,逐梦蓝海。在新丝路机遇下,福清将充分发挥园区、港口、产业等资源优势,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海滨山水城市以及省会副中心城市和最优最佳、卓越超越的最福清的目标坚定向前。(雷岩平邱泉盛王光慧/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古渡新港扬帆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