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土炎:“澳洲国宝鱼”有了“福建芯”
Published at Aug 07, 2023 09:24 am
福州首家澳洲鳕鱼品鉴馆不久前在鼓楼区大洋晶典开业,把用“福建产”澳洲鳕鱼制成的鱼丸、鱼滑、刺身等端上餐桌。
据了解,为让澳洲鳕鱼在闽繁衍,福建水产养殖专家团队付出了10年的心血。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个团队的带头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产养殖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队首席专家罗土炎。
攻克育种难题
告别进口依赖
澳洲鳕鱼又称澳洲龙纹斑,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白肉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澳洲国宝鱼”之称。
“福建的气候环境很适合养殖澳洲鳕鱼。”不过,罗土炎说,澳洲鳕鱼的种苗很贵,引进种鱼的成本更高,一雌一雄的价格高达十几万元。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要想让澳洲鳕鱼在福建“安家”,解决繁育问题是关键。2009年,罗土炎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决心攻克澳洲鳕鱼育种难题。
澳洲鳕鱼产卵率低,3公斤种鱼一次产卵约2万粒,受精率低于50%,孵化率仅20%至50%。“像人类生小孩一样,营养均衡、环境舒适才能让种鱼生出健康的宝宝。”罗土炎说,团队从饵料、环境着手,推出定制营养餐,还用专用孵化器调控水体环境,让种鱼吃得好、住得好,平均受精率提高至80%,孵化率提高至91.5%。
谁知因水土不服,“鱼宝宝”容易生病,成活率仅5%至40%。尤其是小瓜虫病,即便研究人员成天守在“育婴房”,第一时间发现就处置,也常常无力回天。
罗土炎没有气馁,他通过一次次摸索发现,可以让“鱼宝宝”提前吃“辅食”,提高抵抗力。同时,通过及时人工分池、调控水环境、提前预防等,可以控制小瓜虫病。经过多年的攻关,团队建立了一套疾病防控体系,如今澳洲鳕鱼鱼苗的成活率提高到80%至90%。
2017年,罗土炎成功突破澳洲鳕鱼人工繁、育、养及疾病防控等技术,让澳洲鳕鱼种苗告别进口依赖。这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发预制菜
丰富百姓餐桌
2016年初,福建大润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规划建设澳洲鳕鱼产业化项目,罗土炎团队从选地到建厂、从种鱼引进到鱼苗繁育全程指导、跟踪服务,决定在三明清流县投建澳洲鳕鱼现代渔业产业园。
罗土炎为产业园设计了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使澳洲鳕鱼产业化养殖的疾病发生率比工厂化养殖降低42%,同时可节约一半的用水。如今,产业园养成种鱼8000余尾、商品鱼300余吨。
“澳洲鳕鱼肉质细嫩、刺少,无论是做生鱼片、涮锅还是蒸煮、干煎,都非常好。它的售价每公斤160元至200元,福州一些高端餐厅有少量销售。”罗土炎说,据测算,福建省适宜养殖澳洲鳕鱼的面积可达135万亩,一旦推广开来,效益难以估量,有望推动福建淡水养殖产业升级。
福建大润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在福州设立生产线,联合罗土炎团队研发澳洲鳕鱼预制菜,并在鼓楼区大洋晶典开设澳洲鳕鱼品鉴馆。“我们将以福州市场为起点,将澳洲鳕鱼精深加工产品推向全国,丰富百姓餐桌。”罗土炎说。
(邱泉盛马丽清/文陈暖/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罗土炎:“澳洲国宝鱼”有了“福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