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中国科普网站
取自中国科普网站

青蟹刺伤手感染“创伤弧菌” 老翁截肢抢救9天仍丧命

Published at Jul 05, 2025 04:06 pm
中国温州乐清一位老翁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左手,感染上创伤弧菌,经过9天时间抢救仍不幸离世。

根据《温州新闻网》报道,老翁左手被青蟹刺破一个小口后,老翁本以为只是小伤,便贴上胶布贴了事。虽然手部伤口有些肿胀,但他也没有想到去医院就诊。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却暗藏着致命危机。

在隔天一大早,距离被青蟹刺破23小时后,老翁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并伴有头晕乏力的症状。

在家人们将大爷送往乐清市人民医院后,急诊验血显示肌酐飙升(提示肾功能受损),医生高度怀疑创伤弧菌感染,紧急送进ICU。

没想到病情进展迅猛。入科1小时,老翁左上肢出现“坏死性筋膜炎”(皮下组织和筋膜快速腐烂)并继续恶化,还出现肾衰表现。医生当机立断为大爷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遗憾的是,经过9天的时间抢救,大爷还是不幸离世。

青蟹在温州当地被习惯称为蝤蛑,它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体呈椭圆形,青绿色,头胸甲短而宽,肉质细嫩腴美,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美食。

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海产品中,分布极广,富含蛋白质的牡蛎、毛蚶、贻贝、对虾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高,海鱼中该菌的污染水平较低,在淡水鱼虾中较少见。感染创伤弧菌后,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则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

创伤弧菌感染后,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伤口感染和脓毒血症。一旦感染创伤弧菌,其局部症状有红肿热痛(小伤口突然变“火山口”,周围皮肤发烫、发紫)、闪电溃烂(24小时内可能出现流脓、发黑、起水泡);全身症状有高烧寒战(体温飙到39℃+,冷得直哆嗦)、血压跳水(头晕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泻(肠胃像被“海鲜刺客”捅了刀子)。

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就诊,严重者可发展为肌肉坏死和败血症,甚至有截肢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因此创伤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隐匿杀手”。

医生提醒,在处理海鲜时一定要佩戴防护手套,若不小心受伤后一定要彻底消毒,如果不慎受伤并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创伤弧菌具有嗜盐性,切勿使用生理盐水或将盐撒到伤口上,以免加重感染。创伤弧菌感染进展迅猛,数小时内可危及生命。早识别、早就医、早治疗是保肢救命的关键。处理海鲜时的谨慎,比事后救治重要百倍!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