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中校长贝美娇(右)接受美里电台DJ 周靖(左)的专访时提及,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情绪与环境的反映。
培中校长贝美娇(右)接受美里电台DJ 周靖(左)的专访时提及,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情绪与环境的反映。

貝美嬌:體罰應為最後手段 提倡閱讀思辨並重教育理念

Published at Nov 07, 2025 03:50 pm
(本报美里7日讯)“在现今社会,大家都提倡‘爱的教育’,每当提到体罚,总会引起两派不同意见——一派坚决反对,一派认为仍有必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依法行事。”

培民中学校长贝美娇近日接受美里电台DJ周靖专访时,如此表示。这场访谈节目于11月6日下午4时至5时,在REDfm《音乐下午茶》第二阶段节目中播出。

贝美娇指出,体罚应是教育的最后手段,只有在所有方法都无效时才不得已使用。她说,近期西马接连发生校园安全事件,社会上有人认为“因为取消体罚,学生变得难以管教”,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体罚,而在于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是否建立起理解、信任与沟通的关系。

“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情绪与环境的反映。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力量,而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的陪伴与引导。唯有如此,爱与纪律才能并行,让孩子在安全与理解中成长。”

强调阅读与思辨教育

她提到,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声音指责社交媒体内容影响学生思想。身为教育工作者,她理解这种担忧,但认为更关键的是学生缺乏独立判断力,容易随波逐流,成为“人云亦云”的一群。

“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自我判断力。在培中,我们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与信息分析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分析,而非盲目接受外界意见。”

她分享,近日有老师希望与瑞典书友线上交流,分享“如何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的经验,她立即给予支持。

“如今许多人不再阅读,但阅读依然是培养思考力最好的途径。我国不少中小学设有晨读计划,目的在于培养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然而现实中,一些师生仍对晨读存有顾虑。”

她表示,即使能培养一个学生,也值得去做。“就像每一项课外活动,总会有一群真正有兴趣的学生;若阅读的方法无人推广,少一个学生参与,就少一次成长的机会。”

贝美娇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尤其是有些家长将教育责任完全交给学校,我们希望双方携手,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完善的成长环境。”

Author

Liew Li Mui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