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春天嘱托 福州奔赴美好未来
Published at Mar 28, 2022 03:03 pm
三月的福州,春风和煦,山水透绿。回首过去一年,一股暖流涌向我们的心田,让人回味与思索,给人信心和力量。
2021 年3 月,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福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擘画了新发展阶段新福建、新福州建设的宏伟蓝图。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催人奋进。
一年来,福州市上下满怀特殊感情、特殊责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结合起来,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创新引领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因为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而昂扬激越。
2021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11324.48亿元,增长8.4%,位居福建省第一。这意味着福州综合实力和首位度迈上新台阶,展现了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积极成效,彰显了福州在福建省当龙头、走前列、作示范的使命担当。
经济高质量发展,源自创新驱动带来的不竭新资源、新活力、新动能。
创新!创新!创新!
创新不问“出身”。福州市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学城、科创走廊建设,筹建福耀科技大学,打造闽都院士村、海峡实验室等平台,R&D投入总量保持福建省第一,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新型省会城市建设动力澎湃。
一个个标准化工业园区,催生越来越多大龙头、大集群、大产业,铺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打造了4个千亿园区、4个五百亿园区、16条产业链,136家工业龙头企业贡献率达72%。
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四轮驱动”,不断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形成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数字经济突破5200亿元,占GDP 比重超46%,“数字应用第一城”品牌越擦越亮。
坚持改革开放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沿海省会,福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岁月越深,积淀越厚,发力越强。
改革活力竞相迸发。聚焦制度创新核心,福州自贸片区推出中国首创举措11项;实施营商环境改革4.0版,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小时内;开展市管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形成“龙头引领+专业标杆”发展格局……这一年,福州始终坚持党对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先后推出207项具体改革举措、89项重点改革事项清单,一幅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渐次展开。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福州积极发挥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等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这一年,福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推进机场二期建设、高铁进机场,加快建设“两国双园”,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福州港货物吞吐量保持福建省首位,大平台、大通道、大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坚持先行先试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推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一马当先,全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
以通促融,探索榕台经贸产业对接新模式,新批台资项目222项、比增65.7%,对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30亿元,“小四通”福州侧项目加快推进,福州都市圈与马祖携手打造“福马共同家园”。
以惠促融,探索拓展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新领域,建设榕台融合社区,面向台胞提供公共租赁房、发布优质岗位,高标准打造台湾会馆、台湾特色街巷,设立“台胞医保服务窗口”。
围绕以情促融,探索榕台线上线下交流新思路,第九届海峡青年节被是中国国台办点赞为两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举办海峡论坛福州市活动等115项榕台交流项目,其中5项被列为中国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一年来,榕台各领域交流蓬勃开展,台胞台企畅享发展机遇和同等待遇,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坚持以人为本
有福之州更好地造福于民
创造高品质生活,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年来,福州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设立59个教育集团,覆盖279所学校;率先探索“集成化医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办好长者食堂和四点钟学校等,打造军门、苍霞等一批示范社区;试点推进长租公寓,新建租赁房5.3万套、安商房1万多套……一件件为民实事,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一幅幅“温暖榕城”的生动画面,构成治理有序、人民幸福的高品质生活五彩画卷。去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7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中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等荣誉,是福州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诠释,是有福之州造福于民的有力见证。
坚持绿色发展
海滨城市山水城市更加美丽宜居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从“三山两塔一条江”到“两江四岸一面海”,“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成为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脉络。江、河、湖、海是福州展示海滨城市、山水城市风貌的天然元素,也是福州绿色发展的宝贵资源。
福州用好山水资源禀赋,持续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新城区水系联排联调机制,建立“河湖长制”、设立“河长日”,陆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公园建设等,成为中国最“绿”的城市之一。
福州大力实施“美丽河湖”“美丽闽江”“美丽海湾”工程,努力让有福之州山清、水秀、城美。精心打造“两江四岸”等主要景观带,“闽江之心”惊艳亮相;滨海新城岸段入选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江、海、山、林、沙、鸟生态要素交汇映衬的景观闻名中国。
福州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坚持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保存好城市历史和文脉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16天“加长版”会议审议258份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举办系列配套活动和13场边会,一致通过《福州宣言》。世遗大会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形象、福建风采、福州魅力,彰显了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
如何保存好城市历史和文脉?福州持续放大“后世遗”效应,加快建设世遗展示馆,进一步规划保护好“世遗林”,常态化开展《寻梦·坊巷》等演出;开展新一轮古厝普查登记和保护利用,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等建成开放。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福州加快推进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等项目申遗,打造具有“国际范、闽都韵”的文化地标,擦亮福州古厝、温泉之都、闽菜、茉莉花等特色名片,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福州参观、打卡,近距离感受闽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坚持产业先行
走好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福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产业先行,赋能振兴。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福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7家。
留下记忆,留住乡愁。新增国家级最美休闲乡村1个、福建省级美丽休闲乡村3个、福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永泰入选中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实施省、市乡村振兴试点项目1547个,新增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72个,提升乡村振兴精品线路16条。
组建振兴乡村集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福州鱼丸、茉莉花茶、金鱼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福州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牢记嘱托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福州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凝心聚力谋发展,全面落实强省会、福州都市圈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以新的发展成绩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覃作权)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牢记春天嘱托 福州奔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