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牛澳村:“福鲍湾”迎来“三喜报”

Published at Mar 28, 2023 09:34 am
海天相接,这里不仅美景如画,还出产远近闻名的海上珍品——鲍鱼。得天 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它有了“福鲍湾”的美誉。它就是位于罗源湾东北部的罗源碧里乡渔村——牛澳村。 在福州全市上下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之际,牛澳村的春天也比往日多了几分生机和激情。这个去年亮相中国央视《新闻联播》的明星村,正用它的勤劳和干劲,铺新路、绘新景。 “鲍”火 客自远方接踵来 海面上,一艘满载鲍鱼的渔船由远及近,码头上,一群搬运工人脚步轻快地跑了起来。等到渔船靠泊,搬运工人也来到了跟前,搬运声、叫喊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日前,记者来到牛澳村码头时,这里停了不少车辆,热闹中透着丰收的喜庆。 此时,一艘满载500多筐鲍鱼的渔船刚好靠岸,一场接力搬运迅速展开。 从渔船到码头,要经过一段三四十米长的石阶。过去,鲍鱼得靠人工接力搬运,费时费力。如今,这段石阶增设了一台传送机。海岸线的一端,搬运工只需将一筐筐鲍鱼送上传送带,运转的机器就将它们送到岸上的码头,搬运工省了气力,鲍鱼“坐电梯”,则成了渔村码头的独特景观。 而传送机岸上的一端,活鲜运输车早已在等候。过秤的鲍鱼,被迅速装进车里,不久之后,它们将被运往马尾的海产品批发市场,从那里“中转”送往中国各地。 “这还没到旺季,一天的鲍鱼运输车有七八辆,等到四五月,外地来村里的鲍鱼运输车辆一天会有20多辆,那时码头上停满收购客商开来的小车。”码头管理者陈义忠说。 “这里的鲍鱼品质好,鲜活度高,即便是省外的长途运输,折损率也很小!”说到青睐牛澳村鲍鱼的原因,现场一名收购商这样表示。 如今,牛澳村年出产鲍鱼约2600吨,去年底,牛澳村因出产高品质鲍鱼,获评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鲍”富 耕海牧渔钱包鼓 好鲍鱼,来自牛澳村人世代的耕海牧渔。 长期以来,背山朝海的牛澳村便以海产品养殖为主。现如今,这里的鲍鱼养殖面积达到800亩,相当于在海上有了75个标准国际足球场。鲍鱼渔排位于罗源湾外的深水区,这片海洋牧场天然饵料丰富,而村民海上养殖的龙须菜、海带,更是时时为鲍鱼“加餐”,让牛澳村鲍鱼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 去年,牛澳村鲍鱼养殖迎来了产业升级,步入“智慧养鲍”时代——渔排装上5G摄像头,通过便捷操控平台,养殖户在家,也能远程关注渔排动态,为稳产增产再添一道保险。 这事上了中国央视《新闻联播》,也让亮相电视画面的鲍鱼养殖户陈义福,成了村里的名人。陈义福今年40岁,前几年在外务工,但鲍鱼的“好钱景”,家乡的独特优势,让他决定和父辈一样,返乡养殖鲍鱼。 “10万元吧!”当记者询问去年养殖鲍鱼的经济效益时,陈义福小心翼翼说了一个数字,但又连连大声表示,“他们(别的养殖户)都比我赚得多。”这引发了大伙儿一阵轻松又爽朗的笑声。 村委会主任陈义昌介绍,牛澳村渔排吸引了邻村、邻近乡镇甚至贵州等地的务工人员,他们在村里从事鲍鱼养殖等不同工作,一天下来能有一两百元的收入。目前牛澳村鲍鱼养殖户超40户,而带动的劳动力超过500多人。 记者了解到,2021年,牛澳村全村生产总值达1.65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鲍鱼养殖产业。通过码头出租等方式,村集体也有了更多收入,2021年,牛澳村村财收入为42万余元,相比此前又有提高。 “鲍”美 实干争效绘新景 牛澳村三面环山,曾经,这里的海产想要出售,得经水路绕到临近乡镇甚至宁德的码头上岸,路途需花上1小时,更别提客商车辆进村。路,承载着海边渔村振兴的梦想。 近年,随着228国道碧里至鉴江段的建成通车,通往国道的2.1公里山路,为牛澳村海产“出港”,新添一条便捷通道,海产出村时间压缩到了15分钟。但崎岖不平的山路,始终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 “去年底,在罗源县上级部门支持下,山路硬化的公路施工项目启动了。”碧里乡挂钩牛澳村干部陈重桥介绍,目前道路正在进行软基处理,各项施工内容也在全力推进,力争今年底新路完成施工,届时将会形成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水泥公路。 “福鲍湾”的美好生活,不仅在于交通能级的提升,更在于这里旖旎的滨海风光。 记者驱车抵达牛澳村后,只见海岸线旁,碧海蓝天,细浪翻涌。等到退潮时分,金色细软的沙滩,露出了海面。 “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牛澳沙滩,夏天时,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体验滨海风情。”陈重桥说,目前牛澳村的渔港风情特色小镇正在积极推进。打造渔旅结合的4A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是牛澳村发展路上的梦想。 记者了解到,目前渔港风情特色小镇的休闲旅游中心区及休闲渔港的勘测、设计工作正在加速开展中。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项目,南洋养老院的用地出让和一些基础建设,计划今年完成。牛澳村,这个盛产鲍鱼的明星村,更美好的时代,正在到来。 (李锦清/文林双伟/图)   2023 年第13 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