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画出“福州坊巷纪录片”
Published at Jan 11, 2021 10:32 am
新年新气象,身处日新月异的福州,让我们感到幸福,那个街巷蜿蜒的老榕城,许多人早已记忆模糊。
却有这么一位老先生,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退休后用画笔替代相机,通过一幅幅画作记录下福州城的模样。他默默作画20 多年,去年12 月作家曾建梅对他的采访文章《若使故乡如初见》在网上发表,老先生和他的画才在网上开始走红。
画福州街巷
“出圈”的老先生
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叫陈文华,退休之前在化工厂工作,生产那种做拖鞋的泡沫塑料。55岁时他退休了。绘画是他年少时想做但没有机会做的事,退休之后他才有了闲暇时间可以重拾梦想。
陈文华并没有拜过师,但他的“先生”却颇有名望,是像华三川这样的著名工笔画家。采访时陈文华给记者展示过他的“师承”——一本仔细包过书皮的连环画。他的钢笔画技巧就是从这些连环画中琢磨出来的。
从1998年起,他就经常背着画夹和带着小板凳到处写生,有一只无形的手总是将他牵引向老街巷。这大概是因为他旧时家在南街,坊巷里度过了将近50年人生时光的缘故。在他眼中,那些斑驳的木构老楼、石板破碎的巷弄有种特殊的美。这一画就画了20多年,有许多街巷早已不再是旧模样,但它们都被保留在陈文华的画中。
明亮而温馨的
“老福州滤镜”
日前,记者在陈文华浦上小区的新家中见到了那些画。不大的客厅墙上挂着一些,狭小的储藏间中堆着一些,将厨房隔一半改造成的小画室中还放着一些。一张张翻着,好像看了一部穿越20 多年的福州坊巷纪录片。
庙直街、后洋里、倚霞桥……这些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福州一瞥都极尽写实,一砖一瓦都如同照片翻拍。只有一个特征十分梦幻——不论是钢笔画还是水彩画,所有场景都沐浴在明朗的晨光当中,看得见阳光在屋檐投下清晰的影子、树叶间闪烁跳跃的点点光斑。陈文华的画中只有晴天,并且都是早晨!
记者询问得知,这是因为陈文华只在晴好的清晨出门,画到中午就收工,第二天再同一时间返回原地点继续写生。20多年都是如此。这一习惯无意中让他的画作如同加上了一个特别的滤镜。它让人们看到,福州的清晨明亮而温馨。
2021年元月第一天,陈文华像往常一样早早出了门。但又和往日不一样,这一天他没有溜达福州的街巷,而是去工人文化宫看了一场新年演出。
晴好的天气让老人心情也不错,他声音洪亮地告诉记者:“我也喜欢听音乐,是艺术我都喜欢。天气好我会到处看看,去找福州好看的地方,今年会继续画下去。”
(翁宇民/文陈暖/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陈文华:画出“福州坊巷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