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四先生
Published at Jun 13, 2022 08:57 am
福建文教至中唐后开始兴盛。福州在中唐以前属于蛮荒之地。当时山地尚未开发,人烟稀少。至于说文化普及,那是后来的事情。福建著名方志《三山志·寺观·僧寺》记载,福州在南朝及隋唐之际始建州时,由于“户籍衰少,耘锄所至,甫迩城邑”,而郊外山林之中,仍是“虎豹猿猱之墟”。
元嘉年间(424-453年),江左人阮弥之任昌国郡(即晋安郡,治今福州)太守,教民稼穑,兴办学校。这大概是史书中记录福州设立学校、教化民众的一个早期事例。而“路逢十客九青衿”,“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的现象,是在后面。正如福建省著名文史学家卢美松所说:“像福建这样遐荒之地、边徼之乡,推行文教,实施教化,不是一时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而是积渐形成的。从西晋到中唐,四百多年的教化濡染,闽人从‘知尚文学’,渐至‘比屋为儒,俊造如林。缦胡之缨,化为青衿’。”
中唐时,李椅、常衮劝教闽中;唐末五代,王审知设庠序。北宋,福州文教大兴,读书风气日重,人文荟萃。宋代福州科举兴盛,读书人由进士及第而入仕者皆是。然而,时人多偏重诗赋以应举,能言心性、道德者,寥寥无几。
《宋史·陈襄传》载:“时学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指为迂阔而莫之讲。四人者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皆笑以惊,守之不为变,卒从而化,谓之‘四先生’。”此四人在当时属“特立独行”者,他们就是“海滨四先生”——陈襄、陈烈、郑穆、周希孟。
开闽学先河
导理学南传
海滨四先生学问渊博,通晓经义。四人通过讲经布道,影响许多人,社会风俗为之一新。有学者认为,宋元儒家学派近百家,而闽粤两省在宋初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以陈襄为首的“古灵学派”。海滨四先生以后,有杨时、游酢等“载道南归”;再后来,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贤,承传周敦宜、张载及“二程”理学,最后由朱熹集其大成。
四先生中以陈襄最为著名。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陈襄兼管尚书都省事,在经筵时受到宋神宗皇帝信任,曾举荐三十几位人才,其中包括司马光、范纯仁、苏轼、曾巩、程颢、张载等。他一生笔耕不辍,“戎马倥偬”的政治生涯中始终不忘著述,著有《古灵先生文集》《易讲义》《中庸讲义》等书。儒家学说以“仁”为本,其学问目的在于躬行实践——为官关心百姓,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道德实践,“莅官所至,必务兴学校”,“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陈襄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朱熹。后来朱熹在漳州知州任上,还专门引用陈襄《劝谕文》,旨在复兴礼义、移风易俗。
庆历二年(1042年),陈襄任浦城县主簿。任上兴建学舍,并亲临讲学,求学者据说多达数百人;熙宁元年(1068年),陈襄回福州省墓,与郡守程师孟游越山、昇山、乌石山诸名胜,并在乌石山平远台、鼓山灵源洞留下了题名石刻,至今尚存;熙宁四年(1071年),陈襄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在那里,他修建学舍,与学生讲论《中庸》。随着理学南传入闽,福建书院大兴,从事理学研究、传习者众多,追随朱熹的弟子都成为闽学传人、理学中坚,“考亭学派”也因此闻名。闽北地区成为中国书院中心之一。但在此之前,不得不提一笔古灵书院。
陈襄在他的老家南通镇古城村创建古灵书院,他率先将理学引入福州书院。福建省书院研究学者方彦寿老师评价道:“陈襄之后,一直到北宋后期,才有理学家游酢、杨时等在闽北创建书院,传道讲学。此后随着南宋朱熹学派的兴起,闽中书院如武夷精舍、考亭书院方能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襄所创建的古灵书院,在福建书院史和闽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
而历史留给后人可供追索的有多少?
陈襄留下的《古灵集》有多少人去阅读?那些文物遗迹又有多少人会去探寻?古灵山下如今人来车往,当路过古灵溪之滨,是否会平添感慨?
讲完了陈襄,接下来说说陈烈。
庆历年间,蔡襄知福州,“下车之始,以书问民俗利弊”。他早闻陈烈义行高迈,于是备礼招延,亲诣其处,尊以师礼,礼请他为诸生讲明经学,使民众知晓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等道理。在其教诲下,乡人多受感化,“父兄训厥子弟者,必举其言行以规之”。熙宁二年(1069年),侍御史陈襄向朝廷推举陈烈,称他“忠孝仁勇根于成,能自任以天下之重”,欲让位于他,但朝廷不准。元祐元年(1086年),陈襄任经筵讲官,又上奏陈烈行宜,说他“心仁气刚,才智卓越”。陈烈不贪封赏,不念“朱紫之贵”,婉谢绝美意。
陈烈(1012-1087 年),字季慈,号季甫,原籍长乐,后迁居福州郎官巷。宋庆历初年(1041年),他以贡士身份赴试京师,应进士不中,后绝意仕途,安贫力学。元丰年间(1078-1085年),福州太守刘瑾为庆贺元宵节,下令每户捐灯10盏。为此百姓要费二两银钱,如此数额贫民不能承担,所以怨声载道。陈烈见此,心中愤慨,决定为民请命,替民消忧。于是,他制作大灯一盏,落笔挥毫题诗其上,曰:“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后将灯挂于鼓楼,太守闻之胆战。陈烈的品行受到许多人肯定。皇祐五年(1053年),周希孟及乡老柯怀祚等向福州知州禀告他的学行事迹。这次虽然他也极力推辞,但没有获得朝廷批准。可是人虽在职,却不肯接受奉禄。
著述千秋业
名留坊巷中
接下来说说另外两位,周希孟和郑穆。
周希孟(1013-1054年),字公辟,南屿镇芝田村人。当时蔡襄、刘夔、曹颖叔等都登门向他求教,询问经义。周希孟年幼早慧,下笔就成。十岁便熟读《五经》。朝廷诏赐粟帛,命为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宋神宗加赠修职郎,理学贤儒,诏祀乡贤祠。著有《易义》《诗义》《春秋义》《周四门文集》等书。而说起郑穆(1018-1092年),想必福州人并不陌生。他字闳中,侯官(今福州市)人,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即与其有关联。《榕城考古略》载,此地“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此,改今名”。元祐初,郑穆任国监祭酒,是中国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他的德行,陈襄评价说:“深造于道,心仁气正,勇于为义,文博而壮。”
“四先生”的著述多已不存,与他们有关的文物遗迹也仅零星片楮。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福州百姓在乌石山上为他们建造专祠奉祀,现如今祠也不知去向,而像“陈襄庙里奇计破案”“陈烈鼓楼题诗”“郑穆与文儒坊”等故事,依然传流民间。
(陈常飞 文/图)
2022 年第24 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海滨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