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内河泡温泉“寻福”之旅乐无穷

Published at Jun 19, 2023 09:04 am
福州近日出台《关于落实全域治水推进城区内河旅游及温泉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百公里水上福道基本构建完成,内河游与城市温泉资源有机衔接,将内河旅游打造成国内标杆、国际领先的旅游产品,形成以晋安河—光明港为代表的“山水城市游线”等。 年底前开发 7条河湖水系 近年来,福州持续推进内河游水上福道建设,在已开发10条河湖水系约40公里的基础上,到2025年底将再开发内河旅游河湖水系23条共约62公里,实现开发总里程102公里。 根据方案,今年底前,福州将开发琼东河、打铁港河等7条河湖水系,新增可通航里程14公里;明年底前,开发新港河、瀛洲河等9条河湖水系,新增可通航里程13公里,鼓楼区温泉公园温泉文化交流中心、光明港温泉水乐园建成营业;2025年底前,再开发马杭洲河等7条河湖水系,新增可通航里程35公里。 晋安河—光明港 打造标杆内河游线 根据方案,晋安河—光明港游线将打造成集人文、自然生态、党建、文化、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国内标杆、国际领先内河旅游精品线路。 晋安河—光明港游线将通过充分整合周边山水、三宝城和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温泉特色街区、水系展示馆、光明港水乐园等特色资源,形成一条以“山水城市游线”(温泉公园温泉博物馆—河口生态水系展示馆—光明港温泉水乐园—“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为代表的“寻福”精品航线,讲好福州温泉故事,弘扬闽都文化。 今年福州将通过设施完善、宣传推介等举措,将晋安河—光明港游线初步打造成福州内河旅游的“爆点”。 新增45处码头 升级沿线配套设施 福州将对标地方海事标准,在已开通或准备开通运营的33条城市内河建设完善航道标识、浮标等,并结合城市内河日常清淤工作,对航道定时开展清障、疏浚,确保航行安全。 在现有13个码头的基础上,福州将充分利用亲水驳岸、平台等,2025年底前再改造新增上下客码头(埠头)45处。 福州市将从4个方面入手升级内河游沿线景观:一是通过涂刷、翻新、包封等措施美化跨河桥梁;二是梳理两岸高大乔木,确保疏密有致展示城市空间;三是通过彩绘、遮挡等方式美化沿河排口;四是整修破损驳岸,整理岸边弱电缆线等。 此外,福州市将利用现有通航河道(湖体)周边公园硬质广场、林下空间等,增设30处小体量装配式建筑,建设游客服务驿站及网点;在光明港、流花溪、白马河等重点河段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内河旅游永久性配套服务建筑10栋,同步适当配建停车场。 打造4条夜航河道 建多个温泉旅游点 方案提出,全面改造完善河道夜景灯光,将晋安河、光明港、白马河、打铁港打造成可夜航的河道,结合河道沿线建筑立面及公园、桥梁等,投放增设夜景灯光秀,丰富夜航游船体验。 全面加快滨水温泉供水设施和经营业态建设。结合内河游线开发,优先推进游线附近温泉供水设施和经营业态完善。目前,仓山螺洲片区已新建一座日供5000吨的温泉水厂,为义序河周边首开温泉小镇提供稳定水源,已投入运营。 还有一批温泉旅游点将陆续建成投用,其中,温泉公园温泉水街计划今年底前开业;原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将打造成温泉文化交流中心,预计明年底前建成;光明港温泉水乐园将打造新兴福州温泉旅游目的地,明年底前建成营业;琼东河畔的德天泉澡堂将提升改造。 打响内河游温泉游品牌 开发相关文创产品 方案明确,全面升级内河、温泉旅游产品,强化内河游温泉游品牌塑造。 内河游方面,以“水上嘉年华”活动为核心,坚持开展龙舟巡回赛、水上桨板节、滨水演绎等活动,展示内河文化,打响“福舟悠游”品牌。 温泉游方面,继续举办海峡源脉“温泉·茉莉”文化节,策划系列温泉文化专题活动,讲好温泉文化故事,让“金汤文化”重新走入市井生活,擦亮“福泉金汤”品牌。 同时,以“福”文化为主题,设计生产一批内河、温泉文创产品推向市场,助推文旅经济升温;挖掘福州历史文化和民俗故事,撰写游客喜闻乐见的内河旅游导览词,讲好福州内河故事和福州温泉故事;加强船上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服务人员,提升内河游服务品质和标准化水平。 积极拓展内河旅游品类,新开发船宴研学、商务洽谈、休闲聚会等10个门类的经营业态,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其中,重点延伸打造水上会客厅和水上运动,推出“内河游+非遗展示”“内河游+特色美食”“内河游+闽都文化”“内河游+运动健身”等项目。 (李锦清/文陈暖/图) 2023 年第25 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