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中师生在比赛主会场合摄。
汶中师生在比赛主会场合摄。

人工智能競賽之旅 汶中師生獲益匪淺

Published at Aug 19, 2025 12:42 pm
(斯市19日讯)今年7月28日至30日,汶莱中华中学4名师生代表受邀赴中国广西贵港,观摩并参与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此次赛事汇聚了来自中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汶莱、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5个东盟国家的1050支队伍、约6000名青少年同台竞技,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未来。
据悉,本届赛事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和贵港市人民政府主办,广西科技馆(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单位承办。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汶中领队张清赋教师与该校八年级甲班的陈恩狄、洪皓及林文武3名学生深入体验了机器人编程、AI创意设计、智能家居挑战赛等前沿项目,并与各国选手交流学习经验。
汶中许月兰校长指出,此次旅程不仅让该校师生收获了技术知识与跨国友谊,更坚定了他们推动汶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信心。她表示,此次活动让汶莱青少年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例如,编程机器人表演结合了艺术与工程思维,而跨国团队协作则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种综合素养的培养,正是该校在全球化时代的教育目标之一。
她说:“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也期待汶莱学子未来能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她还强调,此类活动有效激发了汶莱青少年的科技兴趣与创新潜能,期待未来与中国及东盟国家开展更多联合培养项目。
带队教师张清赋在结束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的行程后,高度评价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他认为,此行不仅让汶莱师生深入体验了前沿科技教育的实践模式,更通过跨国交流为汶莱青少年科技教育开拓了新的合作视野。
赛事不仅是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汶中师生代表在同期举办的“人工智能科普嘉年华”中亦体验了编程机器人、智能实验舱等科技展品,并与中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选手分享创新理念。例如,马来西亚团队在超级轨迹赛中展现的机器人技术让汶莱师生赞叹不已,而中国学生设计的“无人机智能森林防火”、“湖泊治理AI机器人”、“智能宿舍管理系统”等接地气项目,也为汶莱代表团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
此次人工智能竞赛之旅让汶中生在技术比拼中成长,深化了对区域科技合作的理解。他们纷纷感慨此行不仅拓展了科技视野,更收获了跨国友谊与创新灵感,为个人成长与学校的科技教育注入了新动力。
陈恩狄同学娓娓道来:“观摩这次机器人比赛是我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虽然我只是以观众的身份参与,但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他深有感触的说,比赛现场紧张又热烈,各参赛队伍都展示了团队精心设计的机器人。看到他们如何运用编程、机械知识与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自己感到非常震撼。“有一组机器人的操作特别精准,让我深刻意识到科技的魅力与无限潜力。尤其有个‘机械手术’的部分,分层切除的方式让我一下子理解了科技的实用性。” 陈恩狄补充道。
他信心满满地说:“这次比赛让我对机器人技术充满兴趣,也激起了我强烈的向往。未来我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亲手设计并操作一台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成功背后是努力与合作的结果,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赛场上发光发热!”
洪皓同学认为人工智能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巧妙融合。他说:“自从我去广西观摩了此次比赛之后,更深刻地了解到在现代人工智能和科技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我也慢慢地对科技和编程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因为人工智能的工具都是按照我们所编程的数据来完成任务的。这也代表我们只要学会了编程,每一个人都能创作出让自己满意的人工智能的工具/软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和主意,能给我们带来优势的人工智能程序会越来越广。”
“我个人觉得,好的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减少负担。比如说扫地机器人和拖地机器人,至少父母亲工作一天疲劳回到家时,能够看到家里干干净净的,心情也会好一些,生活的压力无形就消除了。此外,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必定少不了使用智能学习AI,比如ChatGPT 和 Deepseek。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提问,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只要善用这些人工智能AI软件,长期以往,我相信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进步!” 洪皓充满期待地说。
林文武同学分享了AI竞赛之旅的收获:“”我参观了广西贵港市的人工智能与科技比赛,收获很多。现场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还有很多小朋友展示他们的作品。我看到他们用电脑编程、动手搭建机器人,觉得非常厉害。这让我明白,学习科技是不分年龄和身份,只要你肯去尝试,就有收获。它不仅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林文武同学发现参加这种比赛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有的机器人需要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就要不断尝试和修改程序,并在现场调试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直到成功为止。这个过程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饶有兴趣地说:“我最喜欢的是一个用积木做的遥控小车。它不但可以转弯,还能捡起地上的物品并运送到别的地方。这让我看到科技的实际用途。”
“这次活动让我对人工智能和编程更感兴趣了。我觉得学习这些技能不但能增强思维能力,还可能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科技真的很有意义!”他意犹未尽地表示。
汶中作为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华文学校,此次参与活动标志着其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化步伐。该校表示计划将师生们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校内科技活动的实践,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融入教学,推动校内人工智能课程的优化。
可以预料,此次中国之行不仅让该校师生们亲身体验了前沿科技教育的实践模式,更通过跨国合作与文化交流,借助中国—东盟科普国际交流中心平台,推动汶莱参与“一带一路”科技教育合作项目,在区域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积极推动科技教育的探索,为中汶两国及东盟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Author

Liew Yun Ki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