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5个榜样村出炉了

Published at Mar 02, 2022 03:18 pm
为助力文明乡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福州日报社承办了第三届“善美寻乡——厚植乡风文明激发精神力量”主题宣传活动。17日,专家评审会召开,评选出第三批福州“善美寻乡”榜样村。 评选出15个榜样村 去年12月22日,“善美寻乡”活动正式启动,福州晚报开设《善美寻乡》专栏,以“线上+线下”“报纸+短视频”等方式,全面推介21个候选乡村。 本月17日,党史地方志专家、乡村振兴研究学者、闽都文化名家等,对21个候选乡村进行综合点评,从中推选出民风传承良好、特色鲜明、充满正能量的15个乡村,作为第三批福州“善美寻乡”榜样村。 据悉,这15个乡村分别为:晋安区寿山村,仓山区高湖村、阳岐村,马尾区闽安村,长乐区猴屿村,福清市岑兜村、漈头村,闽侯县大湖村、昙石村,连江县南街村、定海村,罗源县林家村,闽清县际上村,永泰县大展村,以及高新区茂田村。 至此,三届活动已评选出福州45个“善美寻乡”榜样村。与前两届活动不同的是,本届活动以“乡村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助力文明乡风建设”为主线,集中展示乡村文化传承保护背后的故事,反映当代人以文化为滋养、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实践。 挖掘一批善美讲述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文明乡风,核心在人。此次活动挖掘出了一批善美讲述人——村干部、乡贤、乡土文化名人、志愿者等榜样,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善美力量。 其中,罗源县林家村原党支部书记林鼎城,和村民一道自筹资金,修缮古厝;永泰县大展村83岁的鄢守德,化身洋尾寨昇平庄守护人,志愿宣讲已有8年;连江县南街村的陈梅香,是杨而菖革命先烈的后代,接力讲好“红色杨家将”的故事。 短视频推介有人气值得一提的是,仓山区阳岐村等10个乡村采用短视频方式,运用航拍、特写、人物讲述等镜头语言,全面展示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人居之美。 同时,《连江定海村:百舸争流,勇立潮头》等短视频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吸引网友观看,收获了8万余人次的浏览量。 “为美丽的家乡点赞” “这就是诗与远方!这就是向往的生活!”不少网友为乡村点赞,也为自己的家乡打call。 此外,《闽侯昙石村:团结村风促发展,文化兴村享红利》等报道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日报客户端等平台转载,形成广泛传播力,传递善美故事。 省市专家学者点赞 此次活动还得到省市专家学者的盛赞。围绕如何办好“善美寻乡”活动、助推乡村振兴等问题,专家们也积极建言献策。 卢美松(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要做好“深”这篇文章。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也有影响力。活动要继续走深,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官烈村与王翰的故事(王翰为官清廉,秉性刚烈,殉节而死,后人便将“观猎”改为“官烈”);活动要继续走细,如以祠、庙、桥、井、塔等为切入点,讲好文明乡风的故事。 林山(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乡村要聚焦“四色”。 作为“善美寻乡”榜样村,应聚焦“四色”发展:红色——乡村的红色文化,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绿色——农耕文化以及生态之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古色——古色古香, 出历史韵味;金色——发展文旅产业,让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林秀玉(闽都文化研究会学术一部教授):要以推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 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需要深入挖掘、保留和传承,为新农村建设起到衔接过去与未来以及新旧两代人的作用。活动寻找的榜样村,既要有人文之善、乡风之美,也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叶红(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挖掘乡村传统工艺等历史资源。 这次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的“应景之作”,对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乡村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比如寿山村突出寿山石文化、阳岐村突出严复故里这一特色,此外,在传统工艺、工匠精神、农耕文化等方面也可以挖掘个性。 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坚持办下去,让福州更多的榜样村涌现出来,为弘扬闽都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弘扬“福”文化 福州是中国唯一以“福”为名的省会城市,“福”文化源远流长。“善美寻乡”活动是一次寻“福”之旅,也是对闽都文化的一次梳理,挖掘了海洋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严复、林则徐、杨而菖等福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名人,弘扬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展现了福村、福山、福水、福厝等“福”元素。 此外,福州是中国十大侨乡之一,海外侨胞众多。 此次活动推介了长乐区猴屿村等侨乡侨村,并通过福州晚报海外版刊发相关报道,从而唤起海内外侨胞的浓浓乡愁,打响闽都文化这一国际品牌。 (郑瑞洋/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