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娜·欧贡德:来自非洲圆梦福州
Published at Jan 04, 2021 09:51 am
扎着非洲小辫子,戴着非洲大耳环,一开口却是颇为流利的普通话,她就是闽江学院留学生芮娜·欧贡德。
追求“中国梦”
芮娜·欧贡德来自非洲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是个“95后”。许多中国人在肯尼亚经商或参与工程项目,她妈妈从事过中肯交流工作,使她从小就很向往中国。高中毕业后,她到一家培训机构学习中文。
2016年暑假,妈妈的同事带来一个好消息,芮娜·欧贡德可以作为语言生到闽江学院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芮娜·欧贡德高兴坏了,全家人也很支持她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实现心中的梦想。
数百年前,郑和从福州出海,七下西洋,三次抵达蒙巴萨。数百年后的2007年,福州与蒙巴萨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于2008年正式缔结为友城,此后人员互访频繁。2016年双方签署《进一步加强友好交流的谅解备忘录》,福州市为蒙巴萨提供三名留学生奖学金名额。芮娜·欧贡德借此漂洋过海而来。
顺利完成一年的语言学习后,芮娜·欧贡德决定继续在福州深造。2017年9月,她考入闽江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学制四年。
一开始,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有时候听不太懂老师说什么。下课后,她主动向中国同学请教,得到了热情回应。
“她进步很大,服装打版做得特别好。她做的画家帽,工艺相当好,我们都惊叹不已。”
同学李月对她赞不绝口。2021年就要毕业了,芮娜·欧贡德希望留在中国,从事服装行业工作。
半个“福州通”
芮娜·欧贡德可以算是半个“福州通”了。
她的手机里,满满的都是在福州生活的点点滴滴——三坊七巷、西湖公园、罗源湾海洋世界、泰禾广场……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坐公交车去福州各地“打卡”。“我最喜欢鼓山,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太美了。”她说。
在她看来,福州景美,人更美。有一次,她在长乐机场买大巴票,不小心把钱包落在柜台。服务员追上来,把钱包交到她手里。
学校里,老师和同学拉着她一起包粽子、包饺子,体验中国民俗;领着她走进罗源的畲乡,研究当地传统服饰,感受风土人情。大家还时不时约她吃田鸡、撸串,大快朵颐。如今,对于鱼丸、肉燕、荔枝肉、粽子等福州风味美食,她如数家珍。
“蒙巴萨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铁路通车了,车厢很干净,车速又快。我乘坐中国造的列车去外婆家,比以前坐大巴节省了一半时间。”芮娜·欧贡德谈起去年暑假回乡探亲时的感受。
“我爱福州,我爱中国,希望家乡的人,都能来走一走、看一看,也衷心邀请中国朋友去我家做客。”芮娜·欧贡德说。
(林铭/文石美祥/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芮娜·欧贡德:来自非洲圆梦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