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欲透过城中村改造提振房市 金融时报:过程艰难
Published at Sep 21, 2023 08:14 am
中国政府希望透过城中村改造,即拆除老旧社区改建新房来提振低迷的房市。但英媒指出,现在城中村居民要求更高的拆迁补偿费,民营开发商也因为利润微薄不愿参与,致使城中村改造过程艰难。
英国金融时报周一报导,城中村大致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老旧社区被高楼大厦包围,社区中的房子较旧,环境较差,也被指阻碍城市发展。
中国近年将城中村改造成购物中心、办公大楼及住宅,被视为促进房市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像2015年北京透过城中村改造挽救了下滑中的房市。地方政府获得低息贷款支持,斥资数兆人民币拆除城中村进行重建。城中村的原居民则用拆迁补偿费来买房。
今年,中国政府最少3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城中村改造,包括在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到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报导指出,按东海证券的估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21个最大型城市的城中村至少有1000万套住房。不过,城中村改造过程艰难,阻碍提振房市。
报导表示,以往房地产开发商以低价买下城中村的房子,然后迅速将其改造成高级住宅区或购物中心,从中赚取高昂利润。
但现在情况不同,城中村居民要求获得更高的拆迁补偿费,像上海一个老旧社区龙珠苑的居民。龙珠苑出现管道破裂及地基沉降,政府向龙珠苑每户提供3套,每套价值400万人民币(257万5076令吉)的房子作为补偿。
但龙珠苑王姓居民说:“除非政府给我2000万人民币(1287万5380令吉)的拆迁款,否则我不会搬走。”他说,改造不应该以牺牲当地居民的利益为代价,现在当局负担不起重新安置的费用,他不介意再等几年,等一个更好的补偿方案。
报导并指出,为了保护传统社区,许多城市限制拆除旧房屋的数量。中国政府要求将城中村改造成保障性住房,而保障性住房为开发商带来的利润也很微薄。
这些因素使民营开发商难像以往迅速从城中村改造获得利润,令它们不愿再参与。一些国有开发商和受益于廉价信贷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被鼓励参与城中村改造。
不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襄阳新启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直言,该公司参与一个历史街区重建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经济考虑。新启程上月从中国银行借款7亿9000万人民币(5亿857万7510令吉)来参与这个项目。
随著中国经济前景趋于黯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需要应对债务激增和业绩低迷的问题。
西安一家国有开发商一名高管表示,两年前该公司因为一个老城改造项目亏损逾2亿人民币(1亿2875万3800令吉),认为政府应找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商业模式。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名官员则称,最新城中村改造行动将覆盖35个城市,并在未来5年吸引开发商总共投资9兆人民币(5兆7939亿2100万令吉),“这是迄今收效甚微的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唯一的亮点。”
透过城中村改造来提振房市的效用令人怀疑。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表示,城中村改造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中国欲透过城中村改造提振房市 金融时报:过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