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懷恩堂 明日特殊兒講座
Published at Apr 27, 2023 02:37 pm
(美里27日讯)“特儿何去何从?”公开讲座是一场针对特殊儿的醒觉讲座会,将在后日(29号)星期六在怀恩堂进行。
讲座会分两个时段进行,分别在当日下午2时至5时,以及晚上7时30分至9时,公开让民众前往聆听。
讲员有莫荣发牧师丶郑显龙夫妇丶刘淑芬辅导员和黄其薇主任。莫荣发牧师以及郑显龙夫妇本身是特儿家长,他们会从自身的经历与大家分享照顾特儿的心路历程。刘淑芬辅导员和黄其薇主任则会从社会福利以及特教的角度提供特教知识和社会资源。期盼这场讲座能提高大众对特殊儿关注,让更多人走进特殊儿的世界,共同关顾特殊家庭,打造伤健共融的无障碍社会。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作为框架来建构自我和进行分类。以人类身体为例,完整的身体被界定为“正常”的框架,而不符合这个框架的,就被界定为“异常”。从古至今,特殊儿的身体被视为“异常”,因为特殊儿的身体和行为表现与众不同,有偏离于常态的健全身体。所以,特殊儿的形象在社会大众眼中是负面的,常被贴上污名化标签,也因此人们对特殊儿总是充满恐惧和歧视,甚至将他们边缘化。
我们需要撕掉这些标签,走进特殊儿的世界,发现他们美善的特质及看见他们的需要,如此才能平等的看待特殊儿,且不再以健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彼此间的围墙也会随之破除,进而形成伤健融合的社会。
要实践伤健融合,除了打造无障碍环境外,心灵上的无障碍也必须同步实施。特殊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同情;惟有社会大众改变态度,消除对身心障碍者的偏见和歧视,才能建构一个真正伤健融合的社会。要让社会大众在态度上转变,民众需要对特殊儿的需要以其家庭所面临的挣扎有醒觉和基本认识。
“抑郁母不堪压力,照顾智障儿4天把子勒毙并企图自杀。。。”这是发生在国外的一宗家庭悲剧,而类似的案件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这些案件反映出特殊孩子及他们的家人所面临的挣扎,难道他们注定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吗?他们到底何去何从?
欲咨询该公开讲座会进一步详情,可联络张家雄(0143830511)
Author
Wong Lem Wu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美里懷恩堂 明日特殊兒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