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最大“福寿”石刻修复
Published at Apr 18, 2022 10:46 am
福州的“福”字石刻众多。连江县单字最大、最完整的“福”“寿”摩崖石刻近日修复亮相。
近日,记者在连江丹阳镇坂顶村墘头自然村福寿湾内的一个山坡上看到,“福”字和“寿”字分别刻在两块形似弥勒佛腹肚的花岗岩上,凹刻处深达3厘米,工人们正在一笔一划为两个石刻反复描红。经过几天的上色,石刻穿上了“新衣”,重现神韵。
据介绍,“福”字宽3.5米、高3.6米,笔画宽处0.53米、窄处0.46米;“寿”字宽2.8米、高3.7米,笔画宽处0.5米、窄处0.39米。两字笔画刚劲有力,“寿”字比“福”字稍长,寓意“福大寿长”。该石刻是连江县发现的单字最大、最完整的摩崖石刻。
石刻是如何发现的?清嘉庆《连江县志》有简单记载:福寿在苒头山,字大经丈。然而,历经多次全县性文物普查,“福寿”石刻未被人发现。据村民介绍,墘头山四周山峦起伏,翠竹连片,由于年代久远,石刻被山土覆盖、野草加被。直到2013年,连江县政协等单位在调查全县摩崖石刻时,才发现了它。
那么,石刻作者是谁呢?“由于部分岩壁被埋,‘福寿’石刻没有发现落款。但从字体笔画来看,与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鼓山喝水岩岩壁上的题刻有相似之处。”连江县文联原主席潘伯农介绍,墘头自然村立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福寿湾便因石刻“福寿”而得名。
据他分析,朱熹曾到连江各地讲学,在丹阳东坪村宝林禅寺留下许多诗作、题词岩刻。此处“福寿”石刻可能是朱熹所作。
“除了对石刻进行修缮,我们还对周边环境和道路进行改造,让这些古文化遗存更好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坂顶村村支部副书记黄宏基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打造“百福字”石刻,吸引更多人前来坂顶村游玩,把福气带回家。
(郑瑞洋/文林仕杰/图)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连江最大“福寿”石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