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26日讯)在幅员辽阔、族群多元的砂拉越,道路与桥梁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民生的生命线。它们连结偏远社区,促进贸易与服务的获取,并加强州内的社会与经济结构。鉴于此,砂拉越政府在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敦奥本的领导下,展开了一项雄心勃勃、由州政府主导的基建发展计划。
当3项由联邦资助的桥梁计划被取消时,这份承诺更加凸显。砂拉越并未因此停滞,反而在2018年12月宣布接手兴建这些工程。这3项计划包括峇当鲁巴1号桥、峇当依干桥及峇当蓝布干桥,全部由州政府全额承担,充分展现砂拉越不依赖联邦拨款、坚持前进的决心。
2025年度砂拉越财政预算案进一步体现了这种基建推动力,拨出13亿1000万令吉给砂拉越基建与港口发展部(MIPD)用于修建道路与桥梁,比2024年的7亿9952万令吉增加64%。阿邦佐哈里早在2024年10月26日就强调了准时竣工的重要性。
与随行人士于2025年2月22日在沐胶达罗骑摩托车试通木拉拉沙桥。-fhd.jpg)
阿邦佐哈里(前中)与随行人士于2025年2月22日在沐胶达罗骑摩托车试通木拉拉沙桥。
目前,砂拉越正迎来“造桥热潮”,砂盟(GPS)政府主导兴建12座总值40亿令吉的标志性桥梁,所有桥梁均不设收费站,旨在取代渡轮、开辟新区域、改善农村交通。部分桥梁更特意赶在佳节前竣工,以方便民众。
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峇当鲁巴1号桥,全长4.8公里,将成为马来西亚最长的跨河桥梁。该桥原为联邦计划,但在2018年被搁置,砂拉越政府随后决定自资8亿4800万令吉复工。预计将在2025年12月竣工,并于2026年1月初开放通车,取代诗巫遥—垂苏渡轮,连结三马拉汉与古晋。
另一项是峇当鲁巴2号桥(耗资2亿2400万令吉),高达145.5米,完工后将成为全马最高的斜拉桥,并成为诗里阿曼新地标,预计2026年6月竣工,截至2025年4月9日已完成57.99%。
在沐胶省,一系列战略性桥梁计划正密集展开。木拉拉沙桥(又称峇当拉沙桥),全长2.43公里,竣工后将成为砂拉越第二长桥梁,耗资5亿9758万令吉,连结达罗与布鲁益岛,并接驳海岸公路网至马都与沐胶。该桥已于2025年1月9日进入试通车阶段。
与州政要一同查看峇当拉真桥模型,该桥连结巴昔—丹绒马尼公路。-fhd.jpg)
阿邦佐哈里(中)与州政要一同查看峇当拉真桥模型,该桥连结巴昔—丹绒马尼公路。
附近的峇当巴洛桥,全长1.7公里,耗资2亿9800万令吉,连结巴洛至布鲁益岛,改变原本仅靠船只往来的局面。截至2025年3月26日已完成75.25%,略低于原定84.63%。峇当依干桥长1.4公里,工程值2亿8600万令吉,连结依干与诗巫,原为联邦项目但于2018年被取消,砂州于2019年全额接手。至2024年1月,已完成60.77%,预计2025年4月竣工,届时将弥合依干与马都一带的交通空缺。
2025年首批竣工的大型项目之一是峇当拉真桥,全长1.4公里,总值3亿2100万令吉,已于2025年3月试通车,可大幅缩短泗里街与丹绒马尼之间的行程,从原本2小时半以上缩短至45分钟。在木中,峇当沙里巴斯1号桥于2025年开斋节前夕正式启用,耗资3亿7550万令吉,为海岸公路工程的重要一环,大幅缩短卜沙与美拉丁之间的行程,并成为泛婆大道的替代路线。
另一座标志性工程是民都鲁-日拔桥,已于2025年3月23日启用,全长1.2公里,单塔斜拉桥设计造价4亿6700万令吉,连结民都鲁市中心与日拔及三马拉佬工业园。因外形酷似旧金山金门大桥,已被誉为“砂拉越金门大桥”。该桥有效纾缓交通并改善工业区通达性。
在西南部,峇当蓝布干桥(耗资9850万令吉)连结蓝布干、森帕迪与伦乐的道路。该项目原因承包商问题被列为“病态工程”,但现已复工,预计2027年完工,届时将完善南部海岸公路网。
其他重要项目包括木中的峇当沙里巴斯2号桥(耗资3亿8500万令吉),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竣工,与1号桥共同构成第二干线的重要走廊。在最北部,第二砂拉越林梦河桥(耗资1亿8800万令吉)正在建设中,属于未来林梦-拉让联邦大道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完成74%,预计2025年底竣工,届时将直接连结汶莱。美里方面,甘榜布佬桥(600万令吉)正在建设,属北区发展机构(NRDA)主导的区域计划之一,将连结美里市与内陆乡区。更深入内陆的马鲁地桥预计于2025年竣工,取代巴南河渡轮,成为马鲁地镇主要陆路通道。
与桥梁建设并行,砂拉越的道路建设同样大力推进,主要有两大旗舰计划:海岸公路网与第二干线。至2025年3月30日,长达896公里、贯通三马拉汉至美里的海岸公路网已完成78%,预计2027年全线竣工,总造价54亿2000万令吉,包括13条新道路与桥梁及29项提升工程。完工后将大幅减少渡轮依赖,其中长136.95公里的沐胶-民都鲁段几近竣工,可经由木拉拉沙桥实现不间断通行。

沐胶达罗木拉拉沙桥。
第二干线(STR)自2020年开工,造价55亿8000万令吉,全长225公里,横贯州内腹地,由峇当三马拉汉桥至乐班。截至2025年3月30日,整体完成率达30%,20个分项中已有15个展开,预计2028年竣工。届时,古晋至诗巫的车程将缩短至225公里,相比泛婆大道400公里更为高效。STR与海岸公路网总值110亿令吉,其中59亿令吉专供16座配套桥梁,均由州政府全额资助。这些道路已开通多个内陆偏远地区,如乌鲁巴古—乌鲁古达连接路及依干—诗巫路线,其中后者一期已于2024年初竣工。
除大型工程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亦在同步推进。在第十二大马计划下,砂拉越批准了总额6亿1600万令吉的项目,包括乌鲁丁嘉路升级(1亿3000万令吉)及美里色普泊—峇甘路(1亿5790万令吉)。在北部,北部海岸大道将通过汶莱连接林梦与拉让,已于2024年底动工。在南部,政府拨出7亿5000万令吉,用于缓解石角的交通拥堵,包括9.5公里双车道及一条通往古晋—石隆门路的新连接道,计划2026年动工。

阿邦佐哈里于2025年8月5日在古晋签署铭牌,正式启用拿督阿玛朱玛妮桥。
与此同时,北区发展机构(NRDA)积极改善偏远地区道路,其中包括斥资5700万令吉修建的蓝拜—布佬路,连结蓝拜、斯努、布达及比佬等村庄至泛婆大道,标志着农村融入与交通便利的一大跃进。
在联邦退出之际,砂拉越展现了自主建设的能力与意志。从峇当鲁巴1号桥这样的标志性工程,到第二干线这样的战略高速公路,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是砂拉越自力更生与远见的见证。这些工程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更是团结社区、推动地方经济、铺设繁荣与连通未来的基石。
当3项由联邦资助的桥梁计划被取消时,这份承诺更加凸显。砂拉越并未因此停滞,反而在2018年12月宣布接手兴建这些工程。这3项计划包括峇当鲁巴1号桥、峇当依干桥及峇当蓝布干桥,全部由州政府全额承担,充分展现砂拉越不依赖联邦拨款、坚持前进的决心。
2025年度砂拉越财政预算案进一步体现了这种基建推动力,拨出13亿1000万令吉给砂拉越基建与港口发展部(MIPD)用于修建道路与桥梁,比2024年的7亿9952万令吉增加64%。阿邦佐哈里早在2024年10月26日就强调了准时竣工的重要性。
与随行人士于2025年2月22日在沐胶达罗骑摩托车试通木拉拉沙桥。-fhd.jpg)
目前,砂拉越正迎来“造桥热潮”,砂盟(GPS)政府主导兴建12座总值40亿令吉的标志性桥梁,所有桥梁均不设收费站,旨在取代渡轮、开辟新区域、改善农村交通。部分桥梁更特意赶在佳节前竣工,以方便民众。
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峇当鲁巴1号桥,全长4.8公里,将成为马来西亚最长的跨河桥梁。该桥原为联邦计划,但在2018年被搁置,砂拉越政府随后决定自资8亿4800万令吉复工。预计将在2025年12月竣工,并于2026年1月初开放通车,取代诗巫遥—垂苏渡轮,连结三马拉汉与古晋。
另一项是峇当鲁巴2号桥(耗资2亿2400万令吉),高达145.5米,完工后将成为全马最高的斜拉桥,并成为诗里阿曼新地标,预计2026年6月竣工,截至2025年4月9日已完成57.99%。
在沐胶省,一系列战略性桥梁计划正密集展开。木拉拉沙桥(又称峇当拉沙桥),全长2.43公里,竣工后将成为砂拉越第二长桥梁,耗资5亿9758万令吉,连结达罗与布鲁益岛,并接驳海岸公路网至马都与沐胶。该桥已于2025年1月9日进入试通车阶段。
与州政要一同查看峇当拉真桥模型,该桥连结巴昔—丹绒马尼公路。-fhd.jpg)
附近的峇当巴洛桥,全长1.7公里,耗资2亿9800万令吉,连结巴洛至布鲁益岛,改变原本仅靠船只往来的局面。截至2025年3月26日已完成75.25%,略低于原定84.63%。峇当依干桥长1.4公里,工程值2亿8600万令吉,连结依干与诗巫,原为联邦项目但于2018年被取消,砂州于2019年全额接手。至2024年1月,已完成60.77%,预计2025年4月竣工,届时将弥合依干与马都一带的交通空缺。
2025年首批竣工的大型项目之一是峇当拉真桥,全长1.4公里,总值3亿2100万令吉,已于2025年3月试通车,可大幅缩短泗里街与丹绒马尼之间的行程,从原本2小时半以上缩短至45分钟。在木中,峇当沙里巴斯1号桥于2025年开斋节前夕正式启用,耗资3亿7550万令吉,为海岸公路工程的重要一环,大幅缩短卜沙与美拉丁之间的行程,并成为泛婆大道的替代路线。
另一座标志性工程是民都鲁-日拔桥,已于2025年3月23日启用,全长1.2公里,单塔斜拉桥设计造价4亿6700万令吉,连结民都鲁市中心与日拔及三马拉佬工业园。因外形酷似旧金山金门大桥,已被誉为“砂拉越金门大桥”。该桥有效纾缓交通并改善工业区通达性。
在西南部,峇当蓝布干桥(耗资9850万令吉)连结蓝布干、森帕迪与伦乐的道路。该项目原因承包商问题被列为“病态工程”,但现已复工,预计2027年完工,届时将完善南部海岸公路网。
其他重要项目包括木中的峇当沙里巴斯2号桥(耗资3亿8500万令吉),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竣工,与1号桥共同构成第二干线的重要走廊。在最北部,第二砂拉越林梦河桥(耗资1亿8800万令吉)正在建设中,属于未来林梦-拉让联邦大道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完成74%,预计2025年底竣工,届时将直接连结汶莱。美里方面,甘榜布佬桥(600万令吉)正在建设,属北区发展机构(NRDA)主导的区域计划之一,将连结美里市与内陆乡区。更深入内陆的马鲁地桥预计于2025年竣工,取代巴南河渡轮,成为马鲁地镇主要陆路通道。
与桥梁建设并行,砂拉越的道路建设同样大力推进,主要有两大旗舰计划:海岸公路网与第二干线。至2025年3月30日,长达896公里、贯通三马拉汉至美里的海岸公路网已完成78%,预计2027年全线竣工,总造价54亿2000万令吉,包括13条新道路与桥梁及29项提升工程。完工后将大幅减少渡轮依赖,其中长136.95公里的沐胶-民都鲁段几近竣工,可经由木拉拉沙桥实现不间断通行。

第二干线(STR)自2020年开工,造价55亿8000万令吉,全长225公里,横贯州内腹地,由峇当三马拉汉桥至乐班。截至2025年3月30日,整体完成率达30%,20个分项中已有15个展开,预计2028年竣工。届时,古晋至诗巫的车程将缩短至225公里,相比泛婆大道400公里更为高效。STR与海岸公路网总值110亿令吉,其中59亿令吉专供16座配套桥梁,均由州政府全额资助。这些道路已开通多个内陆偏远地区,如乌鲁巴古—乌鲁古达连接路及依干—诗巫路线,其中后者一期已于2024年初竣工。
除大型工程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亦在同步推进。在第十二大马计划下,砂拉越批准了总额6亿1600万令吉的项目,包括乌鲁丁嘉路升级(1亿3000万令吉)及美里色普泊—峇甘路(1亿5790万令吉)。在北部,北部海岸大道将通过汶莱连接林梦与拉让,已于2024年底动工。在南部,政府拨出7亿5000万令吉,用于缓解石角的交通拥堵,包括9.5公里双车道及一条通往古晋—石隆门路的新连接道,计划2026年动工。

与此同时,北区发展机构(NRDA)积极改善偏远地区道路,其中包括斥资5700万令吉修建的蓝拜—布佬路,连结蓝拜、斯努、布达及比佬等村庄至泛婆大道,标志着农村融入与交通便利的一大跃进。
在联邦退出之际,砂拉越展现了自主建设的能力与意志。从峇当鲁巴1号桥这样的标志性工程,到第二干线这样的战略高速公路,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是砂拉越自力更生与远见的见证。这些工程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更是团结社区、推动地方经济、铺设繁荣与连通未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