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得瑜促保障教育公平 籲檢討PTPTN新政

Published at Oct 14, 2025 01:34 pm
(古晋14日讯)人联党巴都吉当支部组织秘书吴得瑜表示对联邦政府决定取消私立高等学府一等荣誉学士学生享有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还款豁免资格一事,表达关注与深思。
他说,此项改变涉及对学术卓越的激励机制与教育公平性的再考量,值得社会各界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讨论。
以往政策将“学术成绩”作为评定还款豁免的核心标准,凡是在任何高等学府取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PTPTN借贷者,均可在不论家庭经济背景、种族或宗教背景的前提下获得豁免。
该政策的初衷,是希望以卓越的学术表现为导向,鼓励学生努力求学、追求学术卓越。
他说,最新政策将豁免资格限定在来自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家庭、且在公立大学取得一等荣誉学位的学生,私立大学毕业生将不再享有豁免。这一调整引发了对公平与机会平等的再思考。
现实情境中,私立大学的学生群体并非全然来自富裕家庭。许多家庭为子女教育所做的长期投资,往往伴随沉重的经济压力。对于这些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而言,豁免政策的调整,可能被理解为对其努力与成就的再评估。
吴得瑜坦言,公平竞争与学术表现应作为政策设计的核心原则,而非仅以学校类别来区分对待,并认为说尊重并承认不同教育路径所带来的多样性,是提升教育体系韧性的重要环节。
若政策旨在激励青年求学与追求卓越,应尽力保障所有具备学术成就的学生在财政支持上的可及性与预期回报,而非对特定教育渠道设置额外的门槛或排除。
他说,私立高等教育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与技术人才,成为公立资源的重要补充。持续的差别政策若未能兼顾教育质量、学生家庭背景与社会信任,可能对整体教育生态产生持续性影响。
教育政策应兼顾多元化资源配置、学术自由与公平感,使不同教育路径的学生都能在同一公平框架内获得应有的机会与回报。
政府在评估豁免政策时,可以综合考量学术表现、经济负担与教育公平三个维度,探索更具包容性的豁免或缓释机制,确保不因学校性质而系统性地削弱学业成就者的激励。
在实施细则上,建议公开透明地列示评估标准、数据口径与修正路径,便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与评议。
对私立教育体系的贡献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政策层面维持公平、信任与多元并存的原则,以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与国家人才的广泛培养。
“我们希望政府在审视该政策时,能够以“机会平等、以成就论英雄”为原则,兼顾不同教育路径的实际情况与社会认同。通过理性对话与务实的政策调整,方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繁荣,为国家未来培养出更加优秀、更多元的年轻人。”

Author

Tan Chok Bui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