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城头发现清初“迁界”碑
Published at Jan 25, 2022 04:41 pm
一块清初“迁界”碑日前在福清城头镇湖美村被发现。经专家考证认为,这块石碑记录的就是史上有名的“迁界”政策,也是迄今为止福清发现的唯一“迁界”碑。
据悉,这块石碑位于福清市城头镇湖美村林场前的村道,碑文为“奉旨迁界”四个阴刻俗体字,字迹风化较严重,但依稀可辨。其上竖刻四字,一边为“奉”字,另一边为“旨迁界”,石碑总长106厘米,宽28厘米;以“奉”字为例,字高28厘米,宽11厘米。
福清市博物馆介绍,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为了严防沿海地区接济郑氏海军,颁布了迁界令:严格规定山东、江浙、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的村庄居民,全部内迁30里至50里,在迁界范围内的沿海居民必须离开故土,迁往界外,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重新划界围栏,不准出海。清政府1683年收复台湾后,迁界禁海政策得以逐步解除。
据《清初莆田沿海截界始末》记载,福建的界边自省城闽安镇开始,北抵浙江沙埕六百七十里,南抵广东的分水关一千一百五十里,统共一千八百二十里。其中,福清边以蒜岭驿、渔溪铺、苍霞岭、松潭山、牛宅村、湖美等地为界。
福清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这块“迁界”碑是清代迁界禁海政策的重要佐证,将被收藏至福清市侨乡博物馆。它见证了福清沿海人民的一段苦难历程,同时也是福清人为求生存、远赴海外的其中一个起点。
(王光慧/文福清市博物馆供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清城头发现清初“迁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