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霉浆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儿童感染激增,医院面临儿科医师人力不足窘境。官媒报导,中国医学院校曾长时间废除儿科系,且医院儿科的医病纠纷频传,成为儿科医师荒的主因。
官媒并呼吁中国当局应加强儿科医师培养,提高儿科医师待遇,并增加对儿科发展的资金投入,扭转医界“金眼科、银外科,千万不做小儿科”的偏见。
北京日报旗下的“长安街知事”28日以“儿科医生荒到底怎破?”为题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近来流感、霉浆菌肺炎、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同时爆发,各地儿科出现就诊高峰。其中,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每天平均接诊人数超过7000人,远超出承载能力。
文章直指,中国大专院校科系曾于1978到1998年间进行大规模调整,儿科系从医学院剔除,退化为临床医学中的课程之一,直到2016年才重新恢復。这客观上导致了儿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被认为是中国缺少儿科医生的主因之一。
针对如何解决中国儿科医师荒,文章建议当局一是加强儿科医生培养,做大人才基本盘;二是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夯实职业获得感;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儿科发展;四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做到源头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