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全球,做跨国企业的“最优选”
Published at Jul 10, 2023 09:48 am
近日,满载着2145吨渔获的远洋渔船,靠泊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码头。这是元洪码头今年迎来的首批远洋渔获。
“预计今年有30艘远洋渔船靠泊,入境渔获量可达5万吨。”元洪国际港口(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喜明说,随着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提速,远洋渔获需求量不断增加,“渔货将进入丰大冷库,成为园区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原料。”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便捷的贸易运输方式,催生“中印尼‘两国双园’”这一经贸创新发展模式。在中印尼两国领导人的合力推动下,今年以来,该模式朝着打造“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的目标加速推进。
参考海内外先进经验
增强顶层设计引领力
“原来只有管委会,现在通过整合资源、壮大力量,服务企业更专业、更全面、更精准。”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管委会招商处负责人余林林说,中印尼“两国双园”创新开发模式,成立元洪控股集团,建立“指挥部+管委会+投资公司+产业基金+智库”机制,还引进第三方顾问机构,筹建产业联盟,推动中印尼“两国双园”高质量发展。
模式创新源于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中印尼“两国双园”参考海内外先进经验,打造产城融合、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三带四廊五片”的总体城市格局,梯次推进建设。
在福建省商务厅的指导下,园区梳理了39条省级以上专项政策举措(国家层面25条、省级层面14条),涉及通关便利、要素保障、财税优惠、产业扶持等方面,向上申报。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园区实行福州、福清双轨并行机制,在福州成立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福州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5个小组;在福清组建7个服务专班,建立“一周一调度”等机制,推动工作扁平化、高效率落实。
以华人华侨为纽带
搭建招商引资连心桥
近日,何文金、林文光、林方华、金永良等侨领和新加坡福清会馆等社团,组成数十个团组密集回榕考察投资,中印尼“两国双园”是重要一站。
倾力筑好巢,只为引凤来。海外华人华侨已成为园区“引凤”的重要纽带。“印尼华侨中,近八成来自福建,其中福清籍华侨的地位举足轻重。”余林林说,通过全方位宣传推介,近期已向海外56位侨领和7个社团发出返乡省亲考察等邀请。
为推动深层次拓展合作,近期,福建省、福州市主要领导先后访问印尼,2次经贸对接会签约项目19宗、总投资421亿元,并与印尼三林集团达成互引100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园区还联合海外福清籍社团“走出去”,在东盟国家搭建合作贸易平台,推动
生成涉及印尼鱼糜、海产品、青椰、烧碱等行业的17个贸易项目;设立“两国双园”经贸创新基地,引进入驻430家市场主体,其中年贸易额超20亿元的企业23家。
“两国双园”建设推进大会、中印尼经贸博览会、中印尼“两国双园”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一场场活动不断提升中印尼“两国双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次次碰面不断引来大项目和好项目。目前,园区已设立招商项目库,分为增资扩产、国内招商、印尼招商、赴印尼投资等4个类别,收集项目线索77条,总投资超800亿元。
以项目运作为支撑
推动园区品质国际化
近日,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一期)征迁顺利完成。“目前在征地报批阶段,后续将改造成中印尼‘两国双园’迎宾大道——海城路,园区100多家企业将因此受益。”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管委会城乡建设处处长王吓明说。
眼下,25宗总投资约126.29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酣,旨在提升园区综合品质和整体形象,满足后续发展需求。
远洋渔获上岸码头,是构建中印尼“两国双园”的重要交通运输保障。当前,元洪作业区正在推动1号和2号码头泊位建设。
随着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的陆续建设、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和规模已不能满足园区需求,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正在谋划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和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
福清功能区还积极推动元洪实验幼儿园、元洪实验学校建设。据介绍,元洪功能区已梳理出143个项目、总投资约648.26亿元。(钱嘉宜谢星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链”全球,做跨国企业的“最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