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仔運感謝華教熱心人士 中嶺籌獲10萬教育基金

Published at Aug 13, 2023 05:48 pm
(马来奕13日讯)双溪岭中岭学校董事长蔡仔运于昨晚在该校创立70 周年纪晚宴上宣布,感谢社贤达及华教热心人士的慷慨解囊,让此校庆晚宴成功筹获了十万元教育基金。 他称,中岭学校基于地处郊区,经费来源短缺, 经年收入都不能弥补日常开销,在展开校园重建计划屡遇阻力,可说是雪上加霜。 “即使董事会已把校园重建原建筑蓝图设计修改缩小预计为80万元左右,但与学校现有资金及需支付的大笔学校运作开销,该校的重建校园任务仍困难重重,及需要更多华教热心人士的援助,尤其缩小版的蓝图得到有关当局批准后,即刻进进招标兴建。 他称,学校之前向土地局申请把原来的农业地契转换为校地,已获得批准并允准建校,现也完成筑建防墙工程.同时正在搬移沙土,平地工作方面也在进行中,舍弃原本学校建设完善但资金庞大的原图设计。 他称,董事会计划重建新校的目的,不仅是一座学校, 学校是文明人类创始,教育慈善家们的捐款是公益性的社会救助事业,也是参与慈善助学活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无论能力大小,无论捐款多少,都是处于最困难阶段的中岭学校.洒上慈爱的甘露,都是向最需要帮助的中岭学校伸出暖暖的援手。希望每一位善心人士,每一位企业家,集团机构都能积极参与到中岭学校重建慈善捐款活动中来.奉献真情,慈善实践,助困境中的中岭学校迎接新的生命以及更加强大的生存勇气和希望。 他称,他深信没有一种事业像教育管理执行如此坚持,为了将来的希望,为了明天而努力,因为明天不管 路途多远多难,都不言放弃.绝不退缩,持续奋进做好华校。这也是中岭学校董事的每位董事成员的宗旨。 他称,中岭学校成立于1953 年,7O 年前是由双溪岭乡村务农为生的当地居民,为了教育下一代,几经艰辛,出钱出力,共同建成一间简陋锌板而无课室的校舍.开学时只有27 学生就读,也只有一位老师兼校长。直到 1968 年为了校务的需求,董事会发起 第二次的筹募重建,而完成了一所双层钢骨水泥的建筑物。当时最辉煌时期学生有 220 名,教师 8 位,校长 1 位. 其间培育无数的社会栋梁,造就了无数的学子奔向前程。 中岭就始终与民族及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民族教育的苦旅中,在国家文化建设上,和一直以来肩负传承中华文化教育的使命,中岭学校作出了贡献. 他称,该校几代中岭人,在 7O 年来,用勤奋智慧和勇气鋳就中岭的风格和传统,这些无形的宝贵遗产凝结成为校训。但天不为人愿,一座拥有51 年历史的建筑物因山坡地质的关系经不起长年累月的风雨摧残,墙身决裂而陷塌,几经维修而不得要领.并在2016 年经政府工程部的检验,列为危楼, 必须搬迁拆除。当时董事会为了守着中岭学校的根,华族的灵魂,为了不辜负前贤办校的千秋大业而就此消失,毅然向土地局申请邻校的土地作为临时校地,利用大型集装箱改建为临时课室. 同时得到该校名誉顾问王一添先生免费提 供和搭建,拿督陈则财慷慨给予借用大型帐篷作为学生活动场所。校务方能继续保 留运作至今,而不受被关闭的厄运。 他称,虽然现有临时课室内,设备其全,并符合教育局的标准要求和安全措施.但委屈了1O 位老师们和85 名华巫学生们在有限的空间上课,8 年来老师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但目前临时课室是不足,也不能增加集装箱,况 且该临时地也迟早要被土地局收回.更不是长远之计。唯有在原有的校地重建。” 他称,为缅怀及表扬先贤创校之功绩暨各界的匡扶之殊勋。成立了创校 7O 周年纪念委员会,筹办庆祝联 欢晚宴,籍以筹募办学经费及建校基金。

Author

Law Hui Yun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