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興:因應急速發展 廟宇社會功能已變

Published at Mar 01, 2024 02:31 pm

(本报古晋1日讯)古晋东岳观庆总元宵大会主席刘金兴指出,随着当下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庙宇也在不断地自我改造,以适应社会变迁,就华人庙宇而言,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观,更重要的是社会功能。
他披露,早期庙宇的功能主要是崇敬信仰、烧香膜拜、协助同排忧解难的地方。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今天的庙宇还扮演了多元化的社会角色,包括救 苦济贫、颁发奖助学金等等慈善福利事业,因此香火的延续,习俗与文化 的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
他表示,古晋东岳观是一间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道观,拥有华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创观以来不仅秉承宣扬传统中华文化的宗旨,每年都定期举办多项传统文化活动,吸引更 多年轻群体加入道场,坚持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同时也致力提倡德化活动,兴办慈善布施及文化教育事业,并和州内其他宗教团体共同努力,为维护法治,促进公民道德, 为造福本州社会和国家尽一份努力。
他说,该观也致力于孝道传承,所谓忠孝仁义礼,百善孝为先,象征 和体现着我族以“孝道”为根基的文化内涵。 孝敬是根本,中华孝道是美德,本观二楼设有感恩堂,不分种族借贯,供奉先人神主牌位,提供一个卫生整洁的环境,让后辈齐聚一堂,缅怀先辈,教育年轻人敬老 、尽孝和重视天伦的崇高价值观。
刘金兴昨晚出席古晋东岳观庆总元宵大会上致词时指出,对年轻一代而言,比起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正月廿的节日似乎较为陌生, 因此该观延年都举办庆祝总元宵活动,希望将这个惯例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 让更多后辈了解总元宵的意义所在。
“正月廿不仅是补天窗,也是我们东岳观庆总元宵的日子。盛传数千年来民间庙宇神明于正月十五庆祝元宵后,都会在正月廿这一天,欢聚在东岳观参拜,这是几 千来年流传下来的惯例,也就是说农历正月廿是东岳观的“总元宵”,人神共庆,也向神明祈福庇佑。 ”
他表示,该观总元宵最特别的就是“灶运”及“火门架”,早在千年以前,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平安灯,人们为了祈求四季平安,就设立了火门架, 点上油灯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同时也象征着光明,其备有一对大吉,一个小碟,一条油心,以备拿回去点燃。 当晚膜拜完毕后,善信就会把点剩的油灯带回家, 以祈求保佑一年四季出入平安。
“注生大帝香火在古晋延祀迄今已逾七十年,充分体现了善信对创建美好生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虽然,七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们的先贤 前辈而言,确是一段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的经历。而感恩堂的收入,未来将成为本观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尤其是“忠孝”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他强调,观一路走来发展至今,除了感谢历届主席和理事的默默付出外,也感恩社会贤达、热心人士与商家,十方信众的信赖,当局持以感恩的心情,衷心感谢大家长期来对本 观的支持,也愿注生大帝保佑善信大德们合境平安。
同时,晚宴筹委会主席卓文德指出,年二十庆总元宵,是该观历年来的常年会懂之一,主要是为了让这项华人传统习俗文化延续下去,也借此 机会让大家齐聚一堂,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他感谢所有赞助今晚活动经费的理事们、炉主及头家们的慷慨解囊,不仅让筹备工作顺利进行,也让这项千年来的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得以延年流传下去。

众嘉宾齐接福品。

Author

Koh Jia Li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