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日报》创刊回顾 六十七年风雨同舟 始终坚守 文化传播与信息报道责任

Published at Jun 08, 2024 10:18 am

六十七年前的今天,《美里日报》创刊号正式面世。 当时只印了数百份,显然没有卖完。报纸的办事处和印刷厂设在中国街六至八号,每日出版一张四大版。印刷设备是香港制造的手推平板机,日销三至五百份,遍及美里市区及郊外,随后扩展到汶莱邦。

创办人包括黄克芳、黄仁琚、黄毓义、刘永贤、罗光清和钟练霖(钟练霖较后退出)。黄仁琚担任董事长,黄克芳任经理,许来夫为编辑,他有几十年新闻工作经验,表现优良;雷皓明负责收录古晋及星马各地广播电台的地方与国际新闻。几个月后,杨丽生被聘为地方新闻编辑兼翻译,因当时还请不起记者。在报纸创立初期,业务开展困难重重。商家、农工和仕途人士都未养成订阅报纸的习惯。许多商店老板不识字,自然不会订阅报纸,甚至不允许伙计阅报,认为会妨碍生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办报的难度可想而知。

报纸作为一种文化事业,需要资金支持。 报纸经费主要来源于报费和广告费。然而,日销数百份的《美里日报》,广告收入微薄,收支不平衡,赤字不断增加。最初七、八年,开支尚能节省,但1963年至1967年间,经济陷入最困难时期。1962年,砂民日报在美里出版,随后华联日报创办,竞争激烈,《美里日报》显处下风,销量急剧下降。

在50及60年代,美里还是一个乡村小镇,对外交通不便,人口稀疏,维持一家小报馆已不易,增加新报馆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美里日报》坚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新闻报导和言论缺乏“刺激性",竞争中处于劣势,最惨时期日销仅四五百份,营业受挫。赤字不断增加,董事大都失去信心,认为到了穷途末路,准备关门大吉。但黄克芳坚持不懈,继续运营报纸。

办报过程中的种种艰难。 纸张、油墨和薪资支出巨大。在小地方办报,报份难销且缺乏广告,人员问题也十分头疼。编辑需要外地招聘,技术人员同样需从港星等地聘请。许来夫来自诗巫,杨丽生来自古晋,李毓根来自中国,尤亦淼来自马来亚,蔡士文和丘宏山在古晋长大,符史地是新加坡人,沈墨义聘自马来亚,邓裕强来自诗巫。本地编辑如李作梅、马文兰、沈继兴等人,由于有自己的事业,做编辑仅是临时性的,干了一阵子便离开。

1970至1977年间,《美里日报》各部门才逐渐稳定,人事的稳定带动了业务的进展。1958年8月底,报馆从中国街旧址迁至友成北路的新工厂,但业务进展依然缓慢,发行和广告推广扩展至汶莱。尽管如此,报馆年年亏损,为了扭转局面,决定招股扩大组织,拓展业务。1963年下半年,《美里日报》注册为有限公司,并与印务部门分离,成为独立机构。当时的股东和董事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汶莱,其中包括丕显天猛公拿督林德甫和陈天送。

经济支持与发展。 1964年董事部改选,黄仁琚年老退休,拿督谢晋新当选董事长,拿督谢自那年起即蝉联本报董事长至1995年。黄仁琚对本报贡献巨大,尤其是在1963年前后报社陷入最困难时期,没有他的支持,《美里日报》难以生存。

报纸创办历程中的人物贡献。 谢克钿虽非创办人,但对《美里日报》贡献显著。他在1954年创办《美里周刊》,终因病倒而停刊。黄克芳在他的诚恳要求下购买了印务馆,并于1957年初管理印务馆,触发了黄克芳创办《美里日报》的动机。仅两个月的筹备,创刊号于1957年6月8日面世。尽管业务艰难,黄克芳坚持不懈。

《美里日报》在1967年间不断发展壮大。 自1967年开始,美里各行业随着木材业的发展而繁荣,报纸传播功能日益重要。《美里日报》报份逐渐上升,广告源源不断。随着砂拉越工业发展的趋势,决定购置柯色印刷机,并于1974年9月启用。1971年,《婆罗洲新闻周刊》创刊,补充《美里日报》副刊不足,销路迅速扩大。本报的另一份姐妹报《英文每日先驱报》于1973年初出版,但因反应冷淡,几个月后停刊,造成数万元亏损。为更好服务汶莱读者,报馆在汶莱各地设立办事处,增聘记者。

报社设备与办事处扩展。1973年报馆迁至柏迈苏里路的两间工业大厦,标志着又一大步发展。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白报纸供应困难,只得减版。随着世界经济恢复,业务突飞猛进,报份和广告不断增加。为应付业务需求,报馆在卑尔骚工业区购置土地,计划建造工厂大厦,添置大型印刷机。

报纸进入新纪元。1980年,购入德制印刷机,应付日益增多的彩色广告。1981年初,卑尔骚工厂落成,足以应付30年发展需要。购入美制夏里士印刷机,加速出版时间,进入新纪元。添置传真机,提升新闻传递速度。设立员工福利会,成立互助金组织。

现代化与跨国合作。 1992年,《美里日报》改用电脑编排新闻,步入彩色印刷时代。为庆祝35周年,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1993年婆联报业集团成立后,《美里日报》与《中华日报》紧密合作,提升新闻网络。1997年,装置电脑网际网络,购置8台HARRIS-25型印刷机,推动报业发展。婆联报业集团成为北砂与汶莱最大的媒体集团,占有80%读者市场。报社不忘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华文独立中学。2004年,《美里日报》与《中华日报》最终合并为《联合日报》,与香港《文汇报》合作,开创跨国合作先河。与中国《福州晚报》合作,推出“福州晚报专版",创新发展。

迎来了科技时代的到来。2004年,《联合日报》开创了全新的阅读潮流,带领读者跳出传统阅报的框架,打造了无国界阅读的里程碑。《联合日报》推出了其官方网站,将每日新闻上载,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阅读到美里乃至全砂的新闻。

2005年《联合日报》员工超过200名,总社设在美里,诗巫、古晋为分社,并在各地设立办事处,形成完善的新闻网络。《联合日报》成为北砂与汶莱国最大的媒体集团,占据80%的读者市场。

东马首家推出中文电子报的媒体。《联合日报》一直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这次更是尝试结合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介的优点,于2013年2月12日,为东马报业发展史谱写了新时代的一大步,成为东马首家推出中文电子报的媒体,以飨读者。这一创新不仅为读者带来了新的资讯动力,更希望能重拾年轻读者对阅报的兴趣。

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随着业务蒸蒸日上,《联合日报》陆续在砂拉越的美里、古晋和沙巴的亚庇设立了印刷厂,并引进了先进的印刷设备,为西马半岛的《星报》、《马来西亚前锋报》、《新海峡时报》、《大都会日报》、《每日新闻》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提供代工印刷服务。然而,随着经济萧条的冲击以及科技资讯的迅猛发展,纸媒面临了巨大的生存挑战。各媒体纷纷缩减运营成本与开销,代工印刷业务因此萎缩。直至2019年3月,古晋的代工印刷业务才重新开启,目前仍承印《砂拉越之声》和《新砂拉越论坛报》。

面对经济萧条的巨大冲击、科技资讯的迅猛发展以及纸媒广告的萎缩,《联合日报》再次面临与60年代相似的巨大挑战。为了开源节流,本报采取了以商养商的策略。自2015年起联合日报在美里的埔奕大路和玛柏帝路设立了大型户外广告牌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维持运营本报于2022年10月再次拓展业务涉足墙纸印刷领域与此同时配合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客户的需求本报也于今年年中开始设立LED大屏幕迈向电子广告时代。

六十七年风雨同舟,《美里日报》始终坚守文化传播与信息报道的责任。 感谢所有读者和朋友的支持期待未来继续共同前行再创辉煌。

《美里日报》1957年创刊之初,设在中
国街的旧社址。
《美里日报》1958年8月底迁入在北友成路的自建工厂继续出版。
《美里日报》1973年在柏迈苏里路的旧社址。
1983年,本报位于卑尔骚的工厂大厦落成,并于同年6月正式迁入办公。
此后,于2006年重建,并于2007年落成(50周年)。

相关报道